而雍州十郡,未有黃巾大規模作亂。
所以為分田之策來投長安者,自然也就屈指可數了。
長安城,勤政殿。
早朝議事。
今日所議之事,便是雍州十郡的歸附之事。
那日皇城廣場,劉協犒賞三軍,大封有功之臣後。
訊息在長安錦衣衛的努力下,迅速向雍州各郡縣傳播。
一時間長安軍不可戰勝,大漢朝廷賞罰分明的傳聞傳遍了整個雍州。
在這個東風助力下。
劉協直接向雍州十郡下旨。
凡雍州地界官員,不分屬地大小,主官於一月之內,必須來長安城覲見天子。
若有不從者,以叛逆視之。
長安軍必出征討伐!
這道旨意一出,整個雍州瞬間震動。
扶風、北地、新平、隴西、天水、南安、安定、武都、陰平等十郡主官議論紛紛。
很快在新平郡太守的組織下,各郡主官太守同聚於新平郡太守府中,商議計策。
“長安天子也太霸道了吧,長安軍不過有過數次勝仗,他就要我等去長安城中覲見,若離了郡地,我等安全誰來保證?靠他一個乳臭未乾的天子嗎!”
新平郡太守張先,作為本地豪族,本次會議的主要發起者,率先發難,斥責長安天子:“長安天子莫不是忘了,當初若不是我們雍州接納了董卓,遷都長安,焉能有他今日?”
“張太守說的沒錯啊,長安那少年天子這道旨意是赤裸裸的威逼啊,我等若是不去,他便要興兵來討,這樣的做法,哪有半點天子的風度?哪有半點明君的風範!分明是個昏君!”
“長安軍僥倖打敗了袁本初的兩路大軍,就以為無敵於天下了?須知天下諸侯無數,兵強馬壯者大有人在,他長安軍兵不過數萬,將不過數名,糧草不豐,財稅不足,有何底氣在我等面前放肆?”
雍州各軍討論起來可謂是眾口一詞,同仇敵愾。
出現這種情況當然也很正常。
畢竟若是順從之人,早就直接去往長安覲見天子了。
又何必來此集會。
目前在新平郡太守張先的牽頭下,即便是心中有別的想法的雍州太守,也聰明的選擇了作壁上觀,並不急於選擇。
先靜觀其變,若長安軍當真破城而入,那少年天子旨意當真,局面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再去長安覲見請罪,也為時不晚啊。
雍州十郡,豪族、世家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