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寒被閒置了十幾天,終於向元無極低頭,元無極也不安排莫寒什麼執事,莫寒也從不問元無極該幹什麼,每日只在暗處充當暗衛,吃飯的時候總會去廚房尋找佳餚,老杜給元無極告了兩次,元無極叫不要多管,還故意將藏酒的地方讓莫寒知道。
也不知是不好意思還是怕醉酒後又被公羊紫英嘲笑,莫寒倒是沒有去偷酒。
莫因知道後,追問莫寒的出身,竟是雁蕩山的同門,兩人呆在房中不知說了些什麼,竟答應了莫寒對元無極的保護,還將一隊暗衛交給莫寒率領。
元無極從此再沒有遇到刺客之類的人物。
就這樣相得益彰,倒也快樂。
筷子剛舉起來,又聽到屋外傳來爽朗的笑聲:“好香的味道!”
堂屋吱呀一聲被推開,一個人走了進來,正是崔牧雲,真是一物降一物,見到父親,崔繯柔就像老鼠見了貓,趁著父親還沒發脾氣,偷偷招呼著九兒和葛氏姐弟順著牆角溜了出去。
崔牧雲瞪了幾個孩子一眼,倒也沒說話,應該是後面跟著的那位身材高大的老農的原因吧?
元無極趕緊叫連才重新換上了一桌飯菜,招呼兩人坐下。
那位老農更不客氣,朝元無極拱了拱手,便坐在了崔無極右側,徑直從瓦罐中撈出一支豬蹄便啃了起來。
一會兒功夫,一大桌子飯菜一掃而光,老農還就著饅頭將盤中的湯汁都擦乾吃盡,方才捂著肚子打著嗝舒服的長出了一口氣,全然不顧沮喪的連才。
“這頓飯是老夫今生吃得最好最飽的一頓飯,失了禮儀,叫殿下笑話了!”那位老農雖是豪爽,也不等崔牧雲介紹,自己說道。
“在下益都農夫賈溪賈仲元。”
崔無極接話說道:“你莫聽仲元公的客套話,仲元公高陽太守賈思勰的幼子。”
見元無極還是有些疑惑,從袖筒中取出一冊書來,“齊民要術就是賈思勰賈公的大作。”
元無極這才恍然大悟,趕緊起身施禮。
《齊民要術》那可是中國後世流傳下來的最早的一本農學著作。
元無極在扶貧的時候為幫助鄉里選擇果樹種苗,讀過一些古代農業的書籍,還曾經自費去楊凌農院自學過一段時間的速成班,對賈思勰和《齊民要術》有過一些瞭解。
賈思勰是齊國高陽太守,出生在一個世代務農的書香門第,其祖上就很喜歡讀書、學習,尤其重視農業生產技術知識的學習和研究。
賈家擁有大量藏書,讓賈思勰從小就有機會博覽群書,從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識。
成年以後,被鄉里舉薦為孝廉,曾任過山東、河北、河南等許多地方的官吏。每到一地,都非常重視農桑,考察和研究所任郡縣的農業生產技術,向具有豐富經驗的老農請教,獲得了不少農業方面的生產知識。
中年以後,賈思勰返回故里,開始經營農牧業,親自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和放牧活動,對農業生產有了親身體驗,掌握了多種農業生產技術。
為鼓勵農桑,將自己積累的許多古書上的農業技術資料、詢問老農獲得的豐富經驗,以及他自己的親身實踐,加以分析、整理、總結,寫成農學鉅著《齊民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