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對方熬紅了的雙眼,寶玉心裡一暖,柔聲道:“不急著穿,慢慢做。”
晴雯嫣然一笑:“二爺變了,奴婢也得跟著變才能跟上二爺的腳步。”
寶玉哈哈一笑,讚道:“你做的好。”說完,看了看給他脫靴子的麝月和吩咐小丫鬟打掃的秋紋。
若是還不懂事,只有放出去一條路了。
茗煙幾個小廝他也在觀察,不靠譜不守規矩的,統統都要打發出去。
還有賴大,他可不想親祖父去世了,頭上還有個“賴爺爺”。
皺眉想了想,寶玉便道:“麝月,把上回沒念完的書拿出來接著念。”白天若是看書,他都讓丫鬟來唸,一來讓她們跟著學字好多懂些道理,二來原主是個不愛讀書的,若是天天認真看書,難以讓人接受,好學總要有個過程,尚需徐徐圖之。
寶玉是元春入宮前給啟蒙的,小小年紀就認得許多字,熟讀三百千這種啟蒙讀物,當時也是個神童。誰能想到數年過去,連四書也背不下來?當然,《聲律啟蒙》、《笠翁對韻》這些吟詩作對的基礎書籍倒是挺熟。
從這一就學經歷來看,很難讓人不懷疑是有人故意為之。
孩子的興趣愛好是先生引導的,難道偌大權勢的榮國府竟然請不到一位懂得因材施教的先生?
不止寶玉,就連族學的先生也是,只有一個比賈政更加迂腐古板的賈代儒,瞧瞧一代代子弟,竟沒一個成才的,難道不詭異麼。
興許穿越了兩回,又在神秘空間裡將靈魂養的健壯,哪怕不用心聽,只要聲音入耳,麝月唸的內容也能記憶深刻。過耳不忘、過目不忘這種成就竟然能夠達成,不能不說很爽。
靠在引枕上,一邊搬運氣血,一邊眯著眼睛聽書,寶玉看起來懶散極了。
秋紋將兌好的玫瑰露放在炕桌上,埋怨道:“李嬤嬤又將剩下的半瓶拿家去了。”
李嬤嬤是寶玉的奶孃——其實他一共有四個奶孃,只李嬤嬤常在身邊照顧。這人囉嗦、愛嘮叨、喜歡佔小便宜,尤其不讓寶玉喝酒管得極嚴,常常讓原主心裡不痛快,不止一回說要將她攆出去。
其實這事還是與利益有關。小時候寶玉吃奶,屋裡的一切包括錢物都是李嬤嬤掌管。但隨著寶玉長大,越來越喜歡自己做主,不希望李嬤嬤多管,漸漸把屋裡的事交給襲人來管。
李嬤嬤漸漸失去話語權,心裡自然不高興。寶玉越來越大,對她的情分也越來越淡,為了保持影響力,她就不時詔視訊記憶體在感,來寶玉房裡轉轉看看,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也不客氣,拿起來就吃了喝了。
這樣一來,滿屋子的人自然都對她不滿。
瞧瞧,這不,秋紋又上眼藥了。
寶玉沉默,沒聽見一樣。
秋紋見此,閉了嘴,不敢再說。
現在很難從寶玉臉上看出情緒,誰也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搞得幾個丫鬟都不敢放肆。
這麼說吧,過去寶玉年紀雖大,靈魂還是孩童,很好懂很好哄,但一場病過後,靈魂卻成熟許多,像個成人了,不動聲色起來,比賈赦家政還難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