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嘉靖四十二年
春去秋來,不知不覺之間,周夢臣的頭上忽然多了幾縷白髮。
周夢臣今歲才三十九歲,距離四十歲還有幾個月的。就已經如此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周夢臣從下面摔打上來,自以為對大明朝廷而今的局面,有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但是在內閣之中,事情的焦點,已經不在於做事了。更多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或者說內閣首輔,已經不能將自己侷限於做某一件事情上了。
如此一來,周夢臣剛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有一些不適應的。
好在周夢臣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很快就適應了這種方式了。
但是這幾縷白髮,就是適應這種變化留下來的痕跡。
不過,周夢臣的努力並沒有白費。
他總算是將一件事情給辦成了。那就是重新修訂了《大明律錢法》。
並且將這些錢法都落實下去了。
而今日,就連續數個月分動告一段落了。
張居正將一切整理好,將賬冊遞給了周夢臣。
周夢臣細細看了。卻見上面,總計保證金一共有一千萬兩。而銀行的名目也變成了三十多家銀行。幾乎每一省都有一家銀行,還有七八家有跨省能力的銀行。他們的保證金在幾十萬兩與百萬兩不等。總計是一千萬兩上下。
這一千萬兩,放在國庫之中。雖然不能輕易動用,但是大明財政也算是有了壓艙石了。周夢臣做其他事情上,也就可以放開了。
然後就是印花稅。總計有六百多萬兩。
這個印花稅應用最多的乃是,大額匯單,當然了,以古人的話來說,那就是銀票。
電視劇之中,那種一百兩,五十兩的銀票。在大明是斷然不允許的。而今大明所有銀行所謂之銀票。幾乎都是存單,或者說是匯票。
每一張這樣的票據,都要在衙門蓋章才行。
否則出了事情,朝廷不會插手。因為無從分辨這些匯票的真假。
印花稅也因為存取多少,而不同。千兩以下的印花稅,全部按千分之一來算。而到了百萬兩,也就是萬分之一來算。其中就是階梯的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