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金融整頓
人都是會變的。
只是周夢臣的變化,更讓張居正感到奇怪。他之前覺得周夢臣雜學不錯,數學不錯。才能也不錯。但是這麼多年下來,才知道哪裡是不錯,分明錐在囊中,其末必現。之前覺得不錯,是周夢臣遇見的也就這些小事而已。而今才知道,周夢臣在這方面的學問,是如何之深。
而今張居正對周夢臣的一些思路,也難以理解。
雖然周夢臣與張居正都算是改革派的。但是張居正更多是在傳統框架之內思考問題,在田畝,賦稅,賦役。等土地上思考解決方案。對於周夢臣的天馬行空,根本掌握不住了。
周夢臣沒有想到張居正想了這麼多。而像從前一樣,說道:“其實我不知道戶部是怎麼想的。有一筆錢,就在哪裡放著,居然不收。”
張居正說道:“你說的是?”
周夢臣說道:“我說的是銀行。”
周夢臣其實不止一次,想推動大明制定關於銀行的政策。但是奈何,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根本推不動啊。
整個收稅模式並不複雜,但是戶部很多漠北就好像是眼睛瞎了,耳朵聾了一般,就是不去做。周夢臣之前方案,都是空懸在這裡。
周夢臣也無可奈何。
畢竟,他畢竟不是戶部尚書,多幾句嘴,也就罷了。周夢臣也算是高階官員了,自然有發言的權力。但是一直指手畫腳,就不對了。
方鈍在的時候,還會在這方面下力氣,畢竟是錢啊。但是在方鈍下臺之後,對於這新鮮玩意,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怎麼做。也就不管了。
畢竟做錯了,是要承擔責任的。做好了是別人的功勞。
如此一來。其他的事情什麼也做不了。
所以,談起搞錢,周夢臣一開始就想到了這裡。
一句話,就是制定銀行法。要求各地銀行出儲備金。然後收銀行票據的印花稅。周夢臣很清楚,黃河銀行,四海銀行,江南銀行等銀行。所有銀行資本已經有萬億兩上下了。
當然了,說他們有這麼多的資本,並不是有這麼多的現金。之前銀行變得戲法也說了,這裡不多講了。
但是不管銀行怎麼運作。只要讓銀行運作之中插一手,決計可以搞到數百萬兩之多。而且周夢臣也知道,其實還有很多商人,要搞銀行。
畢竟,大明商人可不僅僅是晉商,與徽商。還有江南商人。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商人團體,其內部本身就有一定的融資渠道,但與銀行是沒有比的。
放寬銀行准入制度,採取保證金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