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時急需要最先進戰機,來形成空中優勢的以澀列人來說,除非原意用f4鬼怪戰機,這種米國人在越戰期間,戰紀還算好,但明眼人都知道已經弱後的戰鬥機。
否則在f14和f15這兩款研發之初,都是專門用來空戰的飛機之間選。
以澀列人其實已經沒多少選擇的餘地。
f14和還處於測試階段的f15相比,首選經過3年的試飛和使用,隨時能大規模生產的事實。
就讓f14佔據了絕對優勢。
當然以猶太人在米國的情報和關係網,輕易就能知道f15的發動機更先進。
這就使得這款飛機的起飛重量大,後續改進時,改進空間也大。
但不管是麥道公司的人,還是格魯曼和玻音、以澀列人都明白。
不管如何吹噓f15,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麥道公司拿出來的原型機。
在73年10月這個時間段裡,各種測試效能和f14相比,別說優勢了。
反而因為f14的雷達和火烈鳥空空導彈,讓f14在空戰中佔據世界第一的位置。
以澀列因為人口的原因,任何一個飛行員對他們來說,比其他國家顯得更加寶貴。
超視距戰鬥在這70年代,雖然實戰效果並不好,但這是未來發展趨勢,還是受到米國和紅色北極熊的一致認可的。
兩個老大肯定的,全世界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意見。
這就讓f14又贏下一局。
而且,玻音和格魯曼一合作,加上李長亨的提醒,換上玻音發動機的改進型號,只用兩天就出現在以澀列人面前。
起飛重量一變大,本來只能掛4枚火烈鳥空空導彈,一下子變成8枚。
使得f14火力不足和近戰居然沒航炮的弱點,瞬間變的沒那麼突出了。
至於航程只有2560公里,對別的使用者來說可能是大問題。
但對以澀列,甚至米國海軍航母來說,1200公里的作戰半徑絕對夠用。
甚至,在遊說以澀列人的時候,玻音和格魯曼無恥的把從李長亨哪裡知道的。
未來像f16、f18這種能對空,又能對地的多用途戰機的功能,拿來忽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