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安有些後悔了,早知道他會這樣大修大建,多賣他一些土地好了但是又懷疑他從哪裡弄到這樣多的啟動資金。
難道開妓院這樣掙錢?
後來才知道,人家的投資分成了三塊,一塊是他和姐妹們的投入,一塊是他回大宋向私人質庫借貸的錢鈔,第三塊是新招的藝伎的投資。
張國安漲知識了,原來這個時空的走臺還有帶款投資的,連人帶錢鈔一塊投入了。
他不僅冷笑了,等著看吧,將來你們一定會因為分紅不均打起來的!
但是,現在看去,生意還挺紅火,整天歌舞不斷。
一個猥瑣的中年大叔,在這裡竟然有要重新崛起的樣子!
都說他家的酒樓菜品不錯,但是張國安和安靜都不想去嚐嚐,倒不是嫌貴,而是心理上接受不了這個行業。
還好,有別的酒樓也辦起來了。
說實話,總在食堂吃,或是自己做著吃,一開始還可以,但是有時候人也會發懶,比如說十天一休的時候,張國安兩口子也不願意早起來,中午就去酒樓吃了。
開酒樓所需要的材料,也可以在這裡買到,只不過是這裡食堂需要的不用花錢鈔,而酒樓則需要。
安靜的育種育秧基地還有豆腐房,負責榨豆漿和做豆腐,至於豆腐渣子則用來喂家畜。
但是,竟然有酒樓認為他們的豆腐不好吃,自己辦了一家豆腐房。
這不怪人家,育種育秧基地的豆腐房,都是先榨了一遍豆漿,呵呵,大宋人也不是傻子,好不好吃也能分出來。
安靜和張國安有時候還免費給酒樓提供了不少菜式,比如螞蟻上樹、爆炒鯨魚肝之類的。
有時候人家也會自己學,比如張國安讓人把海腸和紫菜曬乾,用小石磨磨成細粉,這就是最好的天然味素,極其鮮美,或者也可以把香菇和蝦皮都曬乾磨粉。
關鍵是竟然還有人藉此開辦了小作坊,自己來加工,運回大宋來賣。
還真掙到了錢鈔。
大宋時期一般家庭的餚饌好像多是“快餐”,是現成的,比如半乾的肉脯和全乾的肉。
但是他們流行吃羹,也就是喝湯,這個是必須有的,話說是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嘛,想想林沖的徒弟都說自己是“安排得好菜蔬,端整得好汁水”。
所以這個調料品很好賣,胡椒和辣椒都受歡迎是有原因的。
郭子仁每一次收這家作坊的稅就生氣,認為他佔了自己主家的大便宜了,也就是佔了自己的便宜。
大宋的人不吃這種滋補性高蛋白的海味,比如吃海參、魚翅、燕窩之類的,更不用說海腸、紫菜了,漁民打上來都要丟棄的,所以說成本幾乎沒有,但是他們加工後還能賣上好價錢。
郭子仁鼓動張國安主家也辦一家,把他們擠垮。
張國安笑了,說:“這個任務交給你了,但是你要寫一個市場調查,同時把開辦前景和成本寫出來,不要少於兩千字!”
郭子仁當時就後悔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