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讓原本預計的時間,繼續推遲一個月左右。
幸好楊青並不急。
改造一顆星球,尤
其是像火星這種,已經近乎死亡的行星,本身就不能是一件匆忙的事情。
宇宙間的時間尺度,大的驚人,動輒就是億萬年,一個晚期恆星,爆發成為超新星,消耗的時間也是以千年計算的。
這也提醒楊青,應該把提升普通人的壽命這件事,提上日程了。
儘管在月宮基地,透過改善普通人的飲食,還有醫療條件,能夠讓大多數人,都能活到一百二十歲以上。
但是這樣的壽命,對於星際旅行來說,依然顯得有很大的不足。
畢竟從藍星到比鄰星,都有著四光年的距離,就算是達到百分之一光速的飛船,想要去比鄰星,都要四百年的時間。
這已經大大超過了人的壽命,不搭配各種類似冷凍或冬眠這樣減緩生命消耗的技術,根本沒有人能夠活著飛到比鄰星。
不過增加普通人的壽命,同樣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如果是修煉者,那其實很簡單。
哪怕是先天境界的武者,也能活二百多歲,幾乎跟煉氣期的修煉者差不多。
但是就算是楊青全力培養,普通人也不可能全部進入先天境界,因為消耗是在太大了。
而修為越高,那麼相應的壽命,也會越長,築基期就差不多能夠有四百年的壽命,已經可以支撐一次到比鄰星的旅行了。
只不過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
在這個末法時代,修煉並不容易。
因為這個世界,只有透過轉換的靈石,才能得到靈氣。
所以除了幾個基地的內部,並沒有靈氣的存在。
而在沒有靈氣的環境中,修煉者別說是繼續進步了,就算保持自己的修為不退步,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而現在這些人,偏偏還是各種研究,製造的主力,不可能時時刻刻,停留在修煉室裡面。
畢竟不可能啟用哪怕最小一個符陣,都要楊青親自動手。
以前時候還可以,楊青的精力,也能做到。
但是隨著基地的擴大,還開了幾處分基地,楊青終於到了分身乏術的時候。
並且雖然普通人沒有修煉者這樣改造過的大腦,卻也不意味這他們一無是處。
要知道就算沒有修煉者的參與,過去幾百年來,輝煌的現代科技成就,也是出自這些看似普通的,不普通人的手裡。
科學,這同樣是一條博大精深的道路,終點甚至不會比修煉文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