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仙界歸來的黑科技> 三一六 科學的大時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三一六 科學的大時代 (1 / 3)

就算是現在,楊青除了一部分使用靈石作為能源的初級符文陣列,從而在防護還有飛船無工質推進方面,達到遠遠超越人類現有科技的成果。

但是基礎材料方面,更多使用的還是源自藍星的科技,最多因為觀測還有冶煉方式的不同,材料的純淨度更高,熱處理後,結構強度更強。

受到太陽系環境的影響,雖然符文技術更接近於世界的本質,在靈石能源的加持下,依然有著很廣泛的應用,不過終究達不到洪荒世界的水平。

但是科技就不同了,比起需要大量靈氣才能起作用的符文,科技的發展在這個太陽系更加沒有上限。

其實就算是符文科技最大的應用,也就是引力控制,也並非是科技不能做到,只不過藍星的科技史,到現在也不超過二百年,怎麼可能與動輒數萬年計算的修真界相比。

等到數學和理論物理進一步發展,把四大基本力統一以後,有了合適的數學語言描述,將來肯定能夠實現對於引力的控制。

不見上個世紀,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誕生,隨著質能方程的出現,只過了短短几十年,毀滅世界的大殺器,核武器憑空出世,也同時讓人類維持了數十年的基本和平。

而且自從登上月宮基地以後,在楊青的幫助下,那些普通的學者,工程師,已經把能夠直接觀測的工具精度,提升到了以往的百倍千倍不止。

僅僅是光學顯微鏡,它的觀測範圍就直接突破了百萬倍,遠遠超出了肉眼的極限,達到了電子顯微鏡的程度。

要知道由於人眼能見的可見光頻率範圍非常有限,可見光之外,還有大量的紅外紫外光頻譜,人眼無法看到。

實際上在所有光譜中,可見光是極窄的,宇宙中充斥更多的反而是紅外和紫外頻譜的光線。

就連能夠毀滅星系的伽馬射線暴,也是光的一種。

原子的直徑大概在0.1奈米左右,傳統的光學顯微鏡,最大的放大倍率,是在0.2微米左右,原子的直徑已經遠遠超過了可見光的衍射範圍,所以使用傳統的光學顯微鏡,是根本沒有辦法看到原子的。

當然憑藉人眼,就算是能達到這麼大的放大倍率,也依然難以在眼睛裡,視網膜上,形成原子的影象,更別說在大腦皮層,形成訊號了。

其實別說普通人,就算是剛剛練氣的修煉者,靈識都不足以做到這點。

畢竟按照洪荒世界的傳統,雖然修煉與符文息息相關,卻並不需要太過微小。

而在藍星,不管是材料,還是裝備,沒有靈氣這個意外的因素影響,更加接近世界的本源,更講究是在細微處見功夫。

不管是威懾世界的核武器,還是構成眼前這個資訊世界基礎的晶片。

尤其是金屬材料,哪怕只摻雜微量的合金,得到的效能都有著巨大的提升。

熱處理的廣泛應用,更是不需要改變材料的組成,只透過某種特定的溫度下,金屬表面原子結構的不同,就能帶來巨大的效能提升。

以前的時候就只能透過電子顯微鏡,間接觀察,終究沒有直接看到更加清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