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3章 衝擊 (1 / 2)

“自檢開始……自檢完畢!”

“1708,你機襟翼已經放下,供電車已經脫離,請檢查。”

“1708收到。”

1708就是C832首架可飛原型機的編號,現在兩名試飛員正在按照流程檢查引數,這是一個冗長的過程,好在AI能節省絕大部分工作。

C832開發時有兩個特別指標:安全和經濟。

這也是絕大部分民航客機的設計目標,但新遠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直接移植了源自太空梭的大氣層內部分飛控,用遍佈機身的感測器和豐富的空氣動力經驗庫帶來最極致的體驗。

雖然C832構型和普通的客機沒什麼差別,但有超智慧飛控的加持,它可以做到在複雜的氣象環境下自動起降,就算是發生了兩名飛行員失去操控能力的情況,也可以在地面引導下安然降落。

另外就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燃油經濟性,自動油門的操控精確度可以讓發動機儘量工作在效費比最高的區間。

很多小型民航公司只有一兩架飛機,甚至公司老闆就是飛行員,他們會為了節省燃油絞盡腦汁,發動機油耗自然是最多的,現在可以被AI精確控制,絕大多數時候都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消耗最少的燃油。

這也極大解放了飛行員的壓力,一次飛行的全過程基本可以大膽放手讓飛控自己來。

所以C832和C822其實是支援一名飛行員安全駕駛的,只不過民航局不讓,否則還能給航司節約一大筆錢,一個飛行員的工資和補貼可不便宜呢。

好在現在試飛的試飛員無需擔心,他們是H2預備機組成員,應該不會落魄到去開民航客機。

9.30分,1708全機確認無任何報錯可以進行試飛,機組開啟發動機先進行熱車,耐心地等到9.35分才開始滑行,準確無誤的在9.37飛讓主起落架脫離地面。

早早聚集在基地外面公路上的“爬牆黨”們早就聽了幾分鐘的引擎聲音,先看到的是率先起飛的“流星”高教機,然後才是黃綠底色的雙發大型客機。

因為是試飛,1708號機的空重相比預計的更低,而且燃料也加的不多,兩臺XW30輸出了近70噸推力,試飛員大膽地向後拉舵,來了一個驚人的大角度爬升,然後才進入回型盤旋路線。

“好!”

民航局西南局長朱馳興奮地跳起來,雙手舉過頭頂鼓掌。

其餘參與了C832零部件製造的廠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家制造的部件上面,他們都知道是首架原型機用的,製造的時候要求特別苛刻。

更加高興的是宜州市的領導,商航的大飛機制造基地可在他們那裡,以後每年就要從宜州飛起來上百架這樣的客機,怎能讓人不高興?

首飛的程式並不多,C832連起落架都沒收只是繞著機場飛了幾圈就要降落,等過幾天后,它將迎來高強度的瘋狂試飛,不斷測試飛機的極限,直到報廢為止。

“量產機是不是很快就要開始造了?我們多久能拿到飛機?”

問問題的是國航的人,他們可是C832前兩架的使用者。

“今年年底之前肯定能交付一架,我建議你們現在就可以派飛行員過來了,C832的座艙和波音大不一樣,飛行員肯定要適應一段時間。”

回答他的是葉長思,其餘幾個高管都在瓊州,現在只有他留守基地。

C832的進度很不錯,畢竟前幾架是在基地製造完成當初兩年交付的目標是沒問題的,後續的大訂單就得等宜州生產基地投產再說了。

葉長思把目光移向朱馳,上前打了個招呼。

“朱局長,前幾天我們申報了個新客機專案,什麼時候能下來批文啊?”

朱馳剛剛還在的笑容瞬間消失,苦著臉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