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號與追夢者在天上的巧遇,對於跨太平洋的兩個國家來說沖淡了競爭的氣氛,可以貢獻出幾天的民間歡樂。
畢竟對於阿美,阿爾忒彌斯計劃到目前為止很成功,獵戶座飛船已經進入月球軌道一切正常,加上小幅度流傳的“1*SLS=2*CZ10”的克氏等式,以及追夢者的載人飛行,之前的緊張感緩和了許多。
尤其是追夢者首次載人飛行成功,那麼今年取消掉的兩次聯盟發射任務的6名宇航員以及下一批的3名宇航員就會坐滿追夢者替換國際空間的大部分乘員,大致就在明年的1月進行。
航發委則是快要過年大家自然而然有些放鬆氣氛,而且還有個好訊息:長征十號遙二火箭四枚助推器和芯級完工。
此時,距離長征十號遙一火箭發射只過去了4個月。
長征十號火箭因為採用了長征五號的箭體,所以技術上相對成熟,在長征十號立項之前長征五號的樣箭其實都在振動臺上測試了,製造起來非常快。
製造長征十號遙一火箭的時候津沽火箭製造基地一次性就開工了8枚助推器和芯級(通用)的5米直徑箭體,5個拿去組裝火箭,1個拿去測試,還剩2個,這段時間又製造好了三個。
一級使用的YF130發動機還算可靠已經裝上箭體,只差YF77的上面級了。
YF77在三個月前就有新遠的發動機工程師參與改進,改程序度非常誇張,在解決了YF77的設計缺陷和暗病以後,推力增大10%的同時減重500公斤,效能一躍達到了一流水平。
六院對於新遠派去的發動機工程師極為眼饞,拿重金和前途保證誘惑想要挖人但沒成功,於是死皮賴臉地將幾名工程師的駐留時間延長到2月,幫助改進YF77批產生產線。
第一批改進型YF77被稱為YF77改(即YF77G),可靠性以及效能都擁有飛躍的提升,預計1月底交付給長征十號遙二火箭,使後者在2月份完成發射任務。
所以長征十號遙二與遙一火箭的間隔時間是6個月,雖然SLS製造能力在加速,可津沽火箭製造廠更瘋啊……
兩家現在都處於“優勢在我”狀態中,所以態度也是異常和諧。
但對於世界來說,就已經屬於神仙打架已經看不懂的地步了。
……
新得裡。
JAXA、IRSO、RKA三方聚集於此,共襄登月大計。
一週前,岸本津拿到了由“亞洲之星計劃籌備委員會(JAXA和IRSO組成)”的登月計劃評估報告,透過數千頁的長篇大論證明亞洲之星計劃能保證在2020年左右,不超過2022年完成載人登月。
於是兩國開始了詳細磋商,最終經過考慮,決定將亞洲之星計劃“有限度”地向露西亞開發,提高計劃進行速度。
已經在印度指導加甘揚飛船建造和改進的露西亞專家就聚集起來,召開了亞洲之星計劃的三方論證會議。
可能是自知自己的宇航技術相比露西亞還是差距略大,JAXA和IRSO也沒有藏著掖著,把自己能提供的技術都交給了露西亞專家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