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肖雨提及的小傢伙,顧楓之笑著搖頭,說是要遵循顧家莊的規矩,不管練武還是修仙,都要族中長老考究後才能決定。
當肖雨問起顧家莊村口修建的寬闊道路,顧楓之登時來了勁,連連讚歎朝廷牧民有方,連續的大建設,連線大周各地的驛道在變寬變長,雖然花費了海量的銀錢,可不知朝廷那些官員是怎麼操作的,朝廷和民間沒有變得像某些人所說要變得赤貧,以至於天下大亂,反而變得越來越富裕,不斷延伸的驛道,似乎變成了一道道粗大的鎖鏈,牢牢將各地鎖在了一起,這讓開始反對的一些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多年所學,好像變成了笑話。
兩人談興極濃,根本沒有意識到已經是深夜,直到顧楓之夫人來為兩人上茶,才發現夜已深,於是相視一笑,回房歇息。
肖雨根本沒有睡意,夜深人靜,正好可以思索顧人傑白日所言,直到黎明時分,肖雨才有些恍悟,自己是異類,自幼有巨龍在體內經脈中開疆拓土,早就靜待天時,所以機遇一到,所謂的境界都是水到渠成罷了。
想自己自小練武,且有秘術煅體,師父真的是錯有錯著,意外成全了自己,加上與白雲觀吳觀主和聖月城老和尚的善緣,這才有了逆天的修為。
不過白天顧人傑的一番話提醒了肖雨,所謂大武夫,最終還是要有力量體現,自己境界有,力量還是有些欠缺,為啥當年顧鐸要如此煅體,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雖然每個人修煉方法不同,最後還是殊途同歸,力量提升才是正途。
一夜未睡,肖雨還是精神抖擻,簡單梳洗後,就為晨練的吳花花喂拳,而且慢慢加力,讓花花感受到了大武夫的力量。
聞陽也喜歡打拳,可惜在武學上天賦不如花花,至今進展不大,還不如已經入門的聞嬌。
……
吳東州的來訪,讓肖雨有些意外,京城書院的院長來顧家莊,居然找了個蹩腳的藉口。
“吳先生這樣做,是想要折殺小子啊,肖雨何德何能,能讓院長大人屈尊來此相見。”
“哈哈,堂堂肖大仙人,能到京城書院一遊,那才是書院的幸事,再說了,我今天是誠心誠意來邀請,望不要推卻。”吳東州道。
顧人傑在一旁不語,心中卻掀起波濤,吳東州是什麼人,是世俗士林的代表,是當今皇帝陛下的老師,更是儒家大賢,居然能借口來看村口的大槐樹,遇見肖雨邀請去京城就順理成章了,難道他有千里眼順風耳,肖雨來顧家莊,沒有興師動眾呀。
這種邀請,肖雨肯定要答應下來的,剛剛吳東州一席話,說得非常明白,世俗與山上修士一直藕斷絲連,真要區分得乾乾淨淨,難道各宗門,將來都不要在世俗中尋找傳承衣缽的弟子了。
至於當今朝廷的想法,吳東州說得也很直接,就是希望他這位正氣堂的劍使多出來走走,也好震懾那些心懷鬼蜮的宗門。
吳東州還說起顧楓之與薛文濤前幾年在陳州的義舉,如今都已有大俠之名,山上之人真的不管人間不平事,會讓普通人心生絕望,佛前燒香,有時還真不如山上人一時的善舉。
一連幾天,吳東州就沒有挪窩,一直呆在顧家,每天不是與後輩講書論道,就是與顧人傑煮酒論英豪,要不是肖雨催促,他還想多住幾日。
顧楓之準備的車駕沒有派上用場,京城書院早就有兩架馬車等候在大槐樹下,肖雨將吳東州扶上馬車,與顧家父子一一道別,吳花花三人也紛紛施禮,感謝顧家盛情款待,比起顧人傑不經意的授道,她們收下的禮物已經不值一提了。
當初帶路的兩位顧家莊稚童,也在送行眾人中,肖雨朝著顧楓之努了怒嘴 ,顧楓之微微點頭,表示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