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非漢廢帝> 第498章 皇帝畫圈,特區建成:朕要強遷豪猾填平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8章 皇帝畫圈,特區建成:朕要強遷豪猾填平陵! (4 / 5)

這些政策到唐宋才會逐漸推行開,但這是百利無一害的事情,早開放,也就早享受。

商賈的嗅覺總是最為靈敏的,平陵縣的輿圖甫一公佈,立刻商賈蜂擁而至,探聽如何到平陵縣進行貿易。

還沒等他們弄清楚該如何到平陵縣去發家致富,天子新的詔令就貼出來了。

這道詔令給平陵縣賦予了更多的“特權”,讓這個還僅僅只有城郭和官道的城池,立刻展現出與眾不同的吸引力。

首先,所有在平陵縣內完成的貿易和交易,賦稅減少到原來的一半。

其次,在平陵縣耕地的百姓所繳的地租也從三十稅一變成六十稅一。

再次,定居平陵縣之後,每年繳納的口賦和算緡也減到原來的一半。

最後,所有賦稅的減免,將會維持十年不變。

除此之外,所有的宅地全部明碼標價,只要願意出錢購置者,立刻可以轉籍到平陵縣——當然宅地的價格當然不菲。

所有的這些政策,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促進此處工商業和手工業發展,將其打造成關中地區的貿易中心。

新的詔令下達之後的一個月時間裡,就有五百戶人家願意轉籍到平陵縣,還多是商賈和工匠。

除了宅地要購買之外,耕地會按各戶的人口數量,直接授予。

原籍的田地自行處理則由大司農出錢直接估價贖買,之後再以略低一些的價格,分售給當地無地或者少地之人。

到了這個環節,水衡錢莊就可以發揮作用了,無錢買地的農民可以向水衡錢莊借貸,先買地,後還款。

一進一出,看起來是遷徙到平陵縣的人佔到了便宜,但是實際上,卻是朝廷抑制土地兼併的一個辦法。

又或者說,修建陵縣,填充陵縣人口的終極目的,就是抑制土地兼併。

關東各郡國的巨室富戶及豪強大族透過長年累月的巧取豪奪,在原籍囤積了大量的土地。

輕則導致百姓無地可種,重則會引起滔天的民亂。

孝昭皇帝沒有實權,無力抑制土地兼併,霍光身為大族,更不會做此事,才使得關東地區,土地兼併之風越演越烈。

以填充陵邑為藉口,用少量的優惠政策,強遷巨室富戶到陵縣來,這就可以逼迫他們出賣原籍的土地給普通的百姓。

使原籍的土地變相地完成了一次再分配。

至於朝廷在陵縣贈給他們的田宅,和原籍的土地比起來,簡直就是九牛一毛,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大漢歷代天子都會修建陵縣,也都會強遷關東郡國的巨室富戶和豪門大族到關中。

這些巨室富戶和豪門大族到了關中之後,又會變成最好的消費者,亦可以進一步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