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關中地區人口激增也有負面的影響,但和土地兼併比起來至少不會引起天下大亂,所以仍然要堅定地徙民。
更何況,劉賀已經想好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無非是將漢初遷移到關中的“老人”,再遷到別處去。
開發江南,經營西域,總是要人口的。
人挪活,樹挪死,就是這個道理。
……
原本,劉賀以為自己在陵縣推行了這麼多的優惠政策,關東郡國的巨室富戶和豪門大族自然會來轉籍。
但是他顯然低估了巨室富戶和豪門大族對土地的熱衷。
除了最初那五百戶家訾在三十萬錢以下的“小門小戶”順利轉籍之外,其餘的巨室富戶和豪門大族無動於衷。
最初,劉賀很有耐心,他一邊與新入宮的張安君和蔡文嫣培養感情,另一邊則觀察著關東郡國巨室豪門的動向。
遺憾的是,關東郡國的巨室豪門似乎並不能理解劉賀的這番“良苦用心”,只在最初有一些躁動,而後就沒有了任何的反應。
劉賀等到了四月中旬,在天氣逐漸熱起來的時候,他終於失去了耐心。
直接給河南郡、河內郡和上黨郡的郡守下了詔令,遷家訾百萬錢以上人家至平陵縣。
河南郡、河內郡和上黨郡就在函谷關以東,人口稠密,土地兼併之風及盛。
家訾百萬錢以上人家有五百多戶,家訾千萬以上的人家也不少。
這還僅僅只是一個試點,遷完了這三個郡的巨室豪門,還要遷其他郡的巨室豪門。
一時之間,三郡的巨室豪門如喪考妣,聯名向天子上書,希望能夠收回詔令。
他們在長安城也有人脈關係,在一番串聯之下,漸漸就有朝臣向劉賀上書了。
最開始是那十幾個專門負責進言的諫議大夫,接著就是各衙署的左貳官員,最後則是串通一氣的內閣大學士。
從下到上,似乎結成了一張大網。
在這些人的抵制之下,半個月的時間裡,沒有一戶人家遷入平陵縣。
劉賀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