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蕭望之出任御史丞沒多久,就被劉賀派去監督營建平陵縣城去了。
如今陵縣建成,自然應該由蕭望之來擔任這個縣令。
整個平陵縣仍然保持大漢城池的格局,但是卻又有許多的改變。
因為劉賀不只要建一座普通的陵縣,更要建一座典範性的城池。
兩千年之後,一個小小的漁村可以成為一個巨型城市。
那在孝昭皇帝的陵墓邊上,也可以出現一個巨型城市。
“朕在關中畫一個圈,要將平陵縣建成大漢經濟特區。”
這句話是天子在內閣值房裡,對著所有內閣大學士說出來的,後者並不能理解其中所有的字眼。
何為圈,何為經濟特區——這些詞已經超出了他們這些“古人”的理解。
但是,光是看這平陵縣城,張安世等人也能直觀地看出許多不同。
首先,就是築城規模比平常的陵縣大得多,幾乎已經到了長安城的四分之一。
放在春秋戰國時候,一座縣城修到這個規模,已經超過應有的“禮制”了。
其次,平陵縣比其餘的城市要“規矩”許多。
不僅有更寬闊的官道和完善的排水溝渠,連廁室和穢所也安排得極其合適,非常方便。
至於城中的宅邸庭院,雖然還沒有建起來,但是宅地已經提前劃分好了,儼然有序,猶如棋盤。
再次,這陵縣打破了閭市的隔離。
在大漢的其餘城市,閭和市是完全分開的。
商賈只能在固定的集市和北城郭一帶經營貿易,超出了規定的範圍,是會被巡城亭卒請到獄中“飲茶”的。
朝廷執行這種政策,目的在於減輕城市治安管理的難度,畢竟閭市混合會帶來魚龍混雜的局面,更難管理。
但是閭市分開,好管理確實是好管理了,但是也會降低城市的活力,壓制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最後,這陵縣取消了宵禁制度。
城門終日會開啟,百姓也可以隨時出入行走,不用擔心被捉拿下獄。
這也是為了增加整座城池的活力。
打破閭市的隔閡,取消宵禁制度,這就意味著買賣交易的時間變長,交易會更加便利,就能夠變相地刺激消費。
消費增加之後,進出的錢財也會增加,這一進一出,利益出息也就出來了,自然能夠吸引逐利的商人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