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686章:災難,天大的災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86章:災難,天大的災難! (1 / 3)

親自劫掠這種事情哪能由“王師”來幹呢?

晉國召喚一幫小弟是過來幹什麼,有髒活累活肯定是輪到小弟上了。

鄭軍被指示著攻打“方城”,他們得知命令雖然是士匄來下達,背後做出指示的人卻是呂武,不做猶豫就上了。

士匄以為鄭國總算是懂了點事,心裡多多少少有些安慰,想要折騰鄭國的心思卻是更加猛烈。

有些人不折騰,特麼就不懂得怎麼好好做個人呀!

除了鄭軍之外的其餘聯軍進入蔡國,進入蔡國北部立刻看到鄭軍之前肆虐的痕跡,各種對鄭國不好的風評也就出現了。

這個並不是呂武或士匄私下搞小動作,是那些列國有兔死狗烹的心理。

大家都在老大麾下混,要是強的國家能夠肆意欺負弱的國家,內卷那麼厲害還當同一個陣營有什麼意思。

他們覺得稍微好受的是鄭國無條件歸還了蔡國的人口和物資,甚至還給予了賠償。

蔡國當然沒資格跟鄭國對話,誰不知道是老大開了口,更精確一些是呂武要求鄭國那麼做,鄭國也照辦了。

他們一方面覺得晉國在呂武的主政下有老大風範,另一方面也深切感受到了呂武不愧是一名地位超然的人物。

至於說士匄給鄭國下達指示沒有被照辦?要知道人雖然都是人,人與人卻是不一樣的。他們也就私下嗤笑一下士匄,傻了才在晉人面前去講自己的心裡話。

蔡國實際上並不是分封之初的那個蔡國了。他們曾經滅亡過一次,初代國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叔度,後來叔度跟著武庚反叛,被周公旦放逐於郭鄰。叔度死後,周公旦封其子蔡仲於蔡,重建蔡國。

武庚是紂王帝辛的兒子,並且還就是蘇妲己的親生骨肉,殷商國祚轉移到姬周(國家)時,取代殷商成為天下共主的姬周並沒有對武庚怎麼樣,仍然給予了一國之主的待遇。

《封神演義》之所以是演義,很多東西當然是虛構出來的。

在正牌的歷史上,史書中不見有一個姜王后,也沒有殷郊和殷洪;帝辛那時候還不流行詩,哪怕有女媧娘娘廟宇,也不可能有那麼一首淫穢的打油詩。

當然了,帝辛也沒有一些自媒體包裝的那麼好,什麼解放奴隸啥的純屬杜撰,一些身份低微的人得到提拔,一直在跟神權抗爭,搞到眾叛親離,則是屬於有史可查。(如果姬周沒篡改歷史的話)

殷商時期,神權之重超乎想象,帝辛同時跟神權和權貴相爭註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帝辛“最後一個人王”這個定義,不作評價了。反正這個說法站在人的立場是有益的。

呂武知道一件事情,一般被周王室分封到南方的不是殷商後裔,就是跟武庚反叛事件有牽連。

直白說就是,位處南方的諸侯國其實都是不受周王室待見,刻意被流放到南方這個滿是沼澤和毒瘴的地方。

儘管是那樣,上古對貴族來說真的是一個美好的時代,犯下了那樣的罪都能不死,還能當一國之君繼續爽。

前兩年楚國這邊也發生了叛亂,後來更有公子意圖謀取一國之君的寶座;叛亂者被楚君殺了,楚君則是沒有殺死自己的兄弟,與一些不能殺的大臣一塊進行了流放。

要是換作大一統時代,會是怎麼樣?

西漢有事沒事就愛拿棋盤砸堂兄弟玩;李唐動不動就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代又一代快樂地重複上演,以孫子對奶奶謙恭友愛奏響了皇朝毀滅的序曲;趙宋兄弟倆一個拿斧頭,另一個赤手空拳奄奄一息地躺病床,開開心心的玩密室大逃殺。話說,一匕首或一碗毒藥的事,至不濟上枕頭悶死就是了,為什麼要拿斧頭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