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490章:俺陰武回來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0章:俺陰武回來啦 (2 / 3)

一個前提是:自身足夠強大,不懼誰來挑戰。誰惹事哪怕不能將對方乾死,自保的實力則必須要有。

一種方式是:不要吃獨食吃得太難看,拉上至少一個靠譜的盟友,盟友不能太弱也不能太強,再帶一帶中小貴族時不時喝點湯。

在晉國,有郤氏和欒氏的例子在前,講交情談感情太虛,遠沒有相同利益的結合來得可靠。不明白這個道理,近年來韓氏的遭遇就是個典型。

“此番歸師,明歲復來?”魏相真怕陰氏明年繼續西征,又有些期盼,心態比較複雜。

呂武眉頭皺了一下,沉吟道:“如無鉅變,明歲必來。”

他們今年的西征收穫比去年少,魏氏覺得秦國沒什麼油水能撈,不想再勞師動眾西征了。

魏相心想:“沒什麼油水了還來?已經在做虧本生意了啊!陰氏死盯著秦國不放,作為親密盟友的魏氏不好不跟,太難受啦!”

呂武則是在想:“老魏家的格局小是祖傳的咯?能將秦國打死,偏偏收了手。怎麼連‘祖宗’能把秦國逼得西遷,想著要停手啊?!”

這裡純粹是呂武用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在為難魏氏。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準則”,哪是一個“準則”能在所有時代都通用呢?

強男鎖男這種事情,不能幹的呀!

呂武是帶著軍隊在回國的路上,他卻沒有將所有的軍隊都帶走。

陰氏有六千多的騎兵部隊留下,還有兩個“旅”進駐了“吳陽”,再來就是收服自白翟的可用武裝了。

魏氏沒騎兵,魏相被呂武要求留下一個“旅”,同樣駐紮在“吳陽”。

這個“吳陽”在汧水西岸,位處秦國都城“雍”的西北方向。

說起來“吳陽”當地的秦人也是足夠倒黴,前前後後迎接陰氏和魏氏的四次摧殘,一次比一次攻克起來容易,後面乾脆能跑的秦人都跑了。

呂武選擇“雍”西北面駐軍,不是選在離晉國更近的“雍”東北面岐山駐軍,主要原因是知道秦國正在大肆徵召騎兵,需要用“吳陽”來作為一個釘子。

只要陰氏和魏氏固守的“吳陽”不陷落,秦國召集再多的騎兵都需要心存顧忌,不拔掉“吳陽”輕易不敢進擊晉國疆域。

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魏相再不情願也配合地留下一個魏氏“旅”駐守“吳陽”,怕的就是秦國沒顧忌直接襲擊魏氏在河西的“邑”和“邦”。

另外,呂武明確表示明年會繼續西征,魏氏從維護盟友關係親密度到為自身考慮都必須跟上。

誰讓魏氏跟秦國才是最近的鄰居?不將戰場預設在秦國疆域,要在自己家裡開打嗎???

魏相心情無比複雜地說道:“陰氏或可出兵‘侯麗’以佔之,再擊渭水河岸之土。”

向秦川進擊啊?呂武當然想,只是不能那麼露骨。

他笑呵呵地說道:“大荔之戎諸事尚未廣為流傳,靜待以觀後效為佳。”

陰氏一直在增加控制的土地,奪取秦川這件太急切了可不行,會暴露戰略意圖的!

呂武想的是細水長流外加水到渠成,將話題轉到了南方的事情上面。

南下的各國等“虎牢”會盟結束後,沒有選擇繼續南下,由晉君姬周帶著去了周王室轄地,按例地向周天子彙報喜人成果,再分別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呂武同時還知道範氏盯上了鄭國的訊息。

這個訊息是從兩個渠道傳到出征狀態的呂武手裡,分別來自陰氏自己的家臣以及魏氏的魏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