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452章:一直在領先的陰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2章:一直在領先的陰氏 (2 / 3)

很殘酷的事實還有一個,能夠名列“達者”,也就是有名有份的七十二名弟子,不是那些當“背景牆”的三千弟子,無一例外都不用為了吃飯而困擾。

另有一個更加殘酷的事實,七十二名正式弟子之中,絕大多數本身是一名貴族,又或是貴族的後裔。

那並不是至聖先師想搞歧視,只是資源佔有率帶來的一種現狀。

在歷史學家認為學習氛圍最好的宋代,想學習的門檻已經低到不行,絕大多數人還被擋在知識大門的門外,追其原因正是需要先保證生存,再來談學習這種偉大的追求。

在當前時代,呂武敢不看身份和出身都收起來教育,不用管財力能不能承受得住,首先要造反的就是陰氏的一幫家臣以及“士”階層。

俺的先輩經歷多少艱辛,又是經過何等困難的斬荊披靡,才能讓俺過上今天這種好日子?

一幫祖輩沒什麼功勞和建設的傢伙,憑什麼能有俺這樣的待遇!

如果什麼都不幹就能過上好日子,誰特麼樂意去拋頭顱灑熱血,一塊等著天上掉餡餅算球啦!

能說這種心態是錯的嗎?好像也不能。

投胎是一種技術活,生在什麼家庭,起步優渥或艱難,對一個人的人生有影響,並且極大。

關鍵是,生活優渥的那些家庭,他們並不是一開始就那樣,也是祖輩有過努力和奮鬥。

好日子真的不是人在家中坐,等著老天爺的賞賜,需要的是依靠自己去爭取。

當然,有些時候不是光憑努力就能獲得回報,看的是社會現狀了。

不知道是事情不夠重要,還是沒有那麼緊急,葛存並沒有第一時間打擾呂武對學社的視察。

這裡的學生有五十六名,其中包括呂武的四個兒子。

他們佔有的資源包括四間學社,一片寢房區,一個大操場,活動區域按面積計算約有百畝。

在師資方面,留守“陰”地的家臣得空會過來教學,呂武有時候也會親自過來講課,等於說並沒有固定的教室。

這個並不是呂武不重視學社,只能說是當代的條件不允許。

拿家臣來說,他們更願意拿有限的時間去建功立業,為自家的子孫掙下一個正式的貴族身份和大大的家業。

“或許需要讓教學也歸入記功?”呂武看的是梁興在教《詩經》。

梁興講一句。

學生跟著復讀一遍。

每一名學生前面還有一個放著細沙子的小木框,他們手裡又拿著一根小木棍。

讀書就讀書,自然不可能做什麼搖頭晃腦的舉動。

話說,一邊讀一邊搖頭晃腦,是頸椎有毛病,還是在活躍腦漿?

誰要是帶頭那樣搞,信不信呂武會幫他們治好頸椎病。

有那樣的舉動,更應該發生的是腦子暈懵掉吧?搖久了,不是智障也該變成智障。難怪教出來的基本是米蟲,僅有少數幾個腦子能承受不斷搖晃的學生像個正常人。

不信?去一邊讀書一邊搖晃腦袋,不用堅持一輩子,堅持個兩三天試一試,走起路來都要東倒西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