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是他回到自己駐區的一刻鐘後,趙丹親自過來了。
趙丹是來轉達趙旃的話,也是來聽從呂武的指揮。
邯鄲趙的三個“旅”將會歸入到呂武的指揮體系,再加上呂武自己帶來的一個“旅”,幾個依附呂武的貴族組成的那個“旅”,一個完整的“師”也就有了。
呂武並沒有被任命為“帥”,卻是有了一個“師”的指揮權,固然是趙旃的安排,也有郤至的預設。
趙丹難掩羨慕,說道:“郤氏此次出兵五個‘師’。”
五個“師”就是一個“軍”了!
這對郤氏並不算什麼,他們的封地大,人口也多。
另外的兩個“師”是在郤錡所在的“上軍”那邊。
呂武之前打聽了一下比較親近的幾家。
韓氏也動了真格,拿出四個“師”。
魏氏要駐防“呂”地,可是還拿出了兩個“師”。
智氏這次一點不吝嗇地出動了一個完整的“軍”,其中兩個“師”在“下軍”,另外三個“師”在中軍。
一個家族出兵過多,軍團建制安置不了怎麼辦?
當然是涼拌啊!
軍團建制不變,多出來的兵力卻能當額外輔助,能攻打秦國就行。
呂武打聽不到的另外幾家,無不是拿出了比平時更多的兵力。
連那些公族,他們平時遇到能躲就躲,頂多就是收場的時候出來搶功勞。
這一次公族卻也“大方”了一把,帶來了儘可能多的兵力。
總而言之,晉國上下只有一個態度,打秦國他們是認真的!
不但要打,他們還要將秦國徹底地打疼、打殘。
由此可見秦國的一些做法,到底將晉國惹怒到什麼程度。
作為第一批開拔的部隊之一,呂武下令拔營,又對部隊進行了安排。
他們是前鋒的左路軍,行軍路線是在渭水以南。
根據郤至的命令,一路上遇到秦國的“郭”和“邦”就幹一件事,攻打下來盡情收穫。
這個命令讓呂武的兩眼瞬間變成了電燈泡,決定拿出十成十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