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開拔之前,呂武讓人多方打聽的事情也有了訊息。
這一次趙氏主宗還是沒有參戰。
趙氏主宗復立已經是兩年多之前,卻一直以來沒有派出軍隊參與晉國的征戰。
對趙武沒有納賦這麼一件事情,國君好像是忘記了那般。
另外的“卿”,只有郤氏提出了異議,卻被元帥欒書給擋了下來。
欒書不是要當什麼好人,他的家族也參與了對趙氏主宗的圍攻,佔了不少的便宜。
只是現在講究擔任了相應的職位,就要對那些職權負責。
欒書想要的是維持晉國幾大貴族的團結,不想在這個時候鬧出難以收拾的矛盾。
趙氏主宗只剩下一個趙武。
而趙武的年紀才多大?
元氣大傷的趙氏主宗想龜縮在趙地,前提是趙武無法率軍納賦。
按照既有規則,趙武也龜縮不了多久,三年之後還是不出兵納賦,趙氏主宗的封地肯定要被削減的。
呂武帶著一個“師”的戰兵和附屬的輔兵,渡過渭水來到南岸,片刻沒有停留就朝西進發。
他們向西走了大約三十里,抵達了一個叫“武城”的地方。
這年頭叫“武城”的城池很多,都是以屯兵駐防為目的。
因為還沒有出周王室的地盤,佇立在平野上的那一座“武城”,裡面的駐軍肯定是周王室的軍隊。
呂武選擇在“武城”的西面七里外駐營,又派人去聯絡了“武城”的駐軍。
能說會道的梁興作為使者進了“武城”,告知裡面的駐軍指揮官,自己這支部隊來自哪裡,屬於誰的指揮序列。
那個周王室的大夫出城來見了呂武。
來人自我介紹叫虞慶。
呂武好奇地問了一下,才知道這個虞慶跟在老呂家當第一家臣的虞顯是一家子。
有這一層關係為前提,虞慶對呂武的態度非常好。
呂武琢磨著是“一家人”啊!
他就讓隨軍的虞顯去問虞慶,能不能賣些肉。
虞慶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當晚,他們這一個“師”也就吃上了人人能粘葷腥的晚餐。
老呂家的人對吃肉沒有太多的感慨,不能天天吃,一段時間就能吃一吃。
呂武好幾次出兵去搶劫,哪一次不是搶回了大批的牛和羊,一些征戰時殺死或殺傷的牛、羊,肯定是要處理成為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