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來,只因為有“軍尉”這個職銜。
帳內的人,一些對呂武露出了友好的笑容,他們應該是邯鄲趙那邊的人;一部分用好奇的目光打量呂武,沒善意也不存在惡意;極個別的幾個人則是羞答答地用目光挑釁,像是很希望跟呂武打一架。
趙旃看該來的已經過來,看向了郤至,說道:“軍佐公佈罷。”
完全不知道什麼叫客氣的郤至,立刻說道:“如今‘新軍’編冊入籍已畢,各司職齊備……”
晉國的一個“軍”有五個“師”,“新軍”卻是沒有滿編過。
最多的時候,“新軍”編制下有三個“師”和兩個“旅”。
這一次邯鄲趙帶來了一個不完整的“師”,幸好呂武帶著一個“旅”來報到,幾個依附呂武的貴族又組成了一個“旅”進來,才算讓邯鄲趙的這個“師”得以滿編。
郤至很闊地帶來了三個“師”。
只有四個“師”的“新軍”依就是未滿編。
晉國的“新軍”本來就是因為跟楚國打得太兇,其餘方向就顯得無法兼顧,也就在三個“軍”之外再設立了一個軍團。
所以,包括國君和眾卿在內,沒有誰會刻意地針對“新軍”刁難什麼。
這一次郤至帶了三個“師”過來,晉國一貫是以實力來決定話語權,作為新軍將的趙旃也要看郤至的臉色。
不過,趙旃看郤至的臉色辦事也習慣了,沒有讓“新軍”內部發生太嚴重的權力鬥爭。
坐在帳簾邊的呂武聽得很認真。
那是郤至以新軍佐的職銜,接管了整個“新軍”的話語權,規劃接下來的行軍路線,分派各個“師”的前後順序,再選定攻擊的目標。
一系列聽下來,呂武知道“新軍”被委派了一個全軍前驅的任務。
他們將會先行朝秦國的方向開拔,成為第一批殺入秦國的聯軍部隊。
“陰武何在?”郤至雖然是在問,眼睛卻看著呂武,等呂武從位置上離開走到大帳中間過道,下令道:“以你部為左‘矩’。”
呂武行禮,應:“諾!”
沒什麼複雜的地方,他們就是前鋒的左路部隊了唄。
只是,呂武納悶自己最多也就兩個“旅”,兵力顯得很薄弱啊!
郤至又點了一個人的名字,吩咐就是前鋒右路部隊了。
會議進行的時間並不長。
只是釋出命令的人不是新軍將趙旃,而是新軍佐郤至。
沒人對此有什麼驚訝的地方。
他們都知道趙旃要脫坑,不然郤氏也不會一下子帶來三個“師”歸入到“新軍”的建制。
呂武下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