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美國的各大博物館,都曾接受過來自盧芹齋的“慷慨”捐贈。
1929年,法國國家博物館授予他另一枚獎章,這枚獨特的銅質獎章是專為表彰盧浮宮及其他國立博物館的捐贈者而設計的。
獎章上刻著盧芹齋的名字,及“盧浮宮之友”的字樣,以感謝他為法國博物館事業做出的貢獻。
時間來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的1948年7月29日。
“出事了。貨物被扣。”正在巴黎度假的盧芹齋突然被中國發來的電報擾亂了,這批貨是他近年來最重要的收穫,其中有不少是國寶,共計342件古董,估價超過100萬美元。
自此,盧芹齋的生意兵敗如山倒,到1949年太祖在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之日,即是盧芹齋和他的國民黨全部清空之時,無異於宣告了他的破產。
“新政權接管上浦後,立即查封了我收購的大量文物,那一刻我意識到我的中國古董生意做到頭了。”盧芹齋寫道。
新政權執政後,盧芹齋從愛國僑領變成了人民公敵,1957年8月15日盧芹齋逝世。
這個人的一生,基本上可以概括為罪惡的一生。
張天元都不知道,自己要花費多長時間,花費多少金錢,才能將盧芹齋販賣到國外的東西重新弄回國內。
最讓人無奈的是,那些霸佔著中國古董的博物館根本就不願意出售這些東西,雖然他們明知道這些東西是贓物。
但這個時候,西方人所謂的文明和禮儀全都不要了,他們強盜的嘴臉暴露無遺。
“盧芳齋在什麼地方?”
張天元問道。
“嘿嘿,這位老闆,你問我這個就問對了,盧芳齋在紐約的一條古董街上,比咱們洛杉磯的古玩街可大多了。”
雞老闆嘿嘿笑道。
“多謝。”
張天元隨手給了雞老闆一百塊的小費,然後就拉著溫蒂急匆匆地回去了。
他要好好調查一下這個盧芳齋,然後無論如何,都要把這盧芳齋裡的好東西一一弄到手。
對付走私販子,他向來不會手軟。
當天晚上,張天元徹夜未眠。
當然這對他來說不是什麼問題。
不過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
這目的很簡單,其實就是為了製作一件完全可以以假亂真的鈞瓷瑰紫鼓釘洗。
他讓愛蓮娜和展飛調查過了。
盧芳齋現在對鈞瓷非常感興趣。
弄這麼個東西,自然是為了打壓一下盧芳齋了。
雖說盧芹齋這老傢伙早就去世了,可是這盧芳齋卻一直跟國內有聯絡。
儘管不敢像當年那麼大張旗鼓的走私,可是背地裡乾的走私的事兒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