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是什麼,就不多做解釋了,畢竟這東西不可描述。
在張天元眼力,這是藝術,在別人眼力就未必了。
這整個構圖惟妙惟肖,甚至連人物的表情都活靈活現,絕對是出自名家之手啊。
瓶子先不去評論,這上面的圖,那絕對算是一絕了。
其實這樣的瓶子,每朝每代都是有的,畢竟房中對於人類來說,那是傳宗接代的大事兒,有些男女在婚前根本就不懂這些,就必須得靠某些東西來提示或者教授。
這東西算是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吧。
是一件民國仿宋青花玉壺春瓶。
玉壺春瓶的造型定型於北宋時期,在當時是一種裝酒的實用器具,後來逐漸演變為觀賞性的陳設瓷,是中國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形。
玉壺春瓶的基本造型是由左右兩個對稱的“S”形構成,線條優美柔和。
元代玉壺春瓶承襲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體形瘦長。
造型除圓形外,還有八方形。
釉色、紋飾華麗豐富,已從宋代的實用酒器轉變為陳設器。
明代的玉壺春瓶和元代清秀瘦長的器形相比,器身有粗壯的趨勢,圓腹漸趨豐碩,瓶頸加長,重心下移。
早期洪武時期的玉壺春瓶,還具有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風格,外廓曲線與下腹曲線的轉折比較明顯,有些憨笨的感覺,比不上元代玉壺春瓶造型的優美與舒朗。
發展到明代中期以後,玉壺春瓶的造型趨於細膩圓潤,優美流暢。
明代的玉壺春瓶以青花品種最為常見。
主題紋飾常常以雲龍、梅、蘭、花鳥、纏枝蓮等為主要裝飾圖案。
這瓶子絕對是高仿了北宋時期玉壺春瓶的特徵,只是上面圖案與一般的玉壺春瓶不太一樣罷了。
瓶子大約二十公分高,並不算太大,放在房間之中倒是不錯,就算是躺在床上,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東西不錯,兩萬塊如何?”
張天元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