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良顯然並不知道李東生的腦海裡已經想了那麼多的事情,很隨意地說:“我們民生公司提供的工作崗位並沒有什麼實習期的存在。更新最快
只要你具備完成某個工作任務的能力,而且能夠按照任務的要求和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某一項工作,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報酬。”
“你們用工如果不與勞動者簽訂合同的話,萬一出了什麼意外,這責任可不好劃分啊。”
“實際上,我們與勞動者是不會簽訂長期用工合同的,我們的用工模式更傾向於一種臨時用工性質。
而且,我們也並不是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我們與勞動者簽訂的是對應於每一個工作任務的用工合同。
這個合同中的條款大多數是按照國內法律法規來制定的,每一個勞動者在接受任務時,實際上已經與平臺簽訂了這樣一個電子合同。
如果你需要紙質合同的話,也可以透過民生公司的網站直接把合同約定的所有條款都列印出來。
只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列印過紙質合同的任務數量僅佔總任務數量的萬分之三。
而且,這個比例還在持續下降,因為,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哪怕是沒有列印紙質合同,民生公司也絕對不會推卸自身應負的責任,仍然會嚴格按照電子合同的約定解決糾紛。”
李東生一時半會兒還無法理解民生公司的辦事理念,民生公司內部怎麼去管理是他們自己的事。
所以,他擺了擺手,說:“如果透過職業培訓並且能夠勝任相應工作崗位的勞動者,可以立即獲得相應的工作崗位,並且按照正式工作同樣的工資水平來計算報酬,我覺得讓職業中學開展一些額外的培訓課程也是可以的。
但是,畢竟教育那一塊並不是我在負責,所以,這件事情必須召集相關部門一起議定。”
吳光良和李東生再進一步明確了職業培訓的相關內容之後,就結束了會談,按照約定的內容去協調相關事宜。
一週星期之後,吳光良就得到了李東生的回覆,縣上已經原則上同意吳光良的提議,並決定以創新職業教育的名義,在縣職業中學打造一個亮點工程。
於是,原本平靜的職業技術學校,突然之間就熱鬧了起來。
“你聽說了嗎,學校現在開設了一些簡單的專業培訓課程。
凡是年齡在十六週歲以上的,只需要培訓一週星期就可以上崗,而且領的是與正式員工一樣的工資。”
“一週星期能夠培訓出多大的效果,你確定不是來騙我們培訓費的?”
“就是,培訓一週星期就想領正式員工一樣的工資,我總感覺有點不太真實。”
“如果是其他的公司,我是不會相信的。
可是,據說這些課程是由民生公司來委託學校培訓的。
民生公司在本縣的口碑一向不錯,而且,新城的建設也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所以,我覺得這個訊息是真的。”
“問題是,在如此之短的時間之內,可能培訓出合格的技術工人嗎?”
“能力全面的技術工人肯定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培養出來的,但是,如果這些課程只針對某一個工作崗位來進行培訓的話,還是有可能的。”
“群裡已經把近期要開展的課程內容都發出來了,我看了一下,第一期的課程有五個。”
聽說同學群裡已經有了更加詳細的訊息,大家都迫不及待地開啟了各自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