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報名登記處的老師隨口一句話,那些家長就得屁顛屁顛地去辦居住證。
一時之間,城區各大派出所人滿為患,給自己子女辦理居住證的家長們,從二樓排到一樓,然後又從一樓排到街上。
可他們哪裡知道,按照居住證辦理的相關規定,只有戶籍不在本鄉鎮的人口居住在這裡才可以辦理居住證。
而且辦理居住證還有時間上的要求,必須是在本地居住並且申報登記六個月以上才能辦理。
而這些條件是由軟體自動判斷的,派出所的民警根本作不了假。
一些戶籍就在本地的居民,在烈日下排了幾個小時的隊,結果卻被告知他們的孩子並不需要辦理居住證。
大家可想而知,他們的心裡到底有多少隻***飄過。
而那些應該辦理居住證的孩子,卻因為申報登記時間不夠,也無法辦理居住證。
更讓那些戶籍不在縣城,孩子又馬上要上高中的家長們懵逼的是,鄉鎮上現在幾乎就不再開辦高中,大多數人數少的鄉鎮甚至連初中都已不再開設,想上初中、高中只能在縣城裡讀。
可這樣一來,為了讀書剛搬到城裡,卻被要求出具居住證,而居住證又要居住六個月以上才能夠辦理,這完全就是一個相互矛盾的東西。
還好一個派出所的所長感覺不對,仔細詢問了多個學生家長才知道,原來是教育局的檔案惹的禍。
緊急聯絡了教育局的相關部門,才知道是下面的老師曲解了檔案的意思。
經過多次溝通和協調,才把這個出具居住證明的事情交給了居委會。
但這樣一來,學生家長們又湧到了居委會,去為自己的孩子求得那一紙證明。
浪費了群眾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完善一個到處都是管理漏洞的資訊系統,還自以為管理方式從手抄發展到了電腦管理,就是實現了計算機資訊化管理。
可這些人究竟住在什麼地方,居委會的人又真的清楚嗎?
還不是憑家長申報或者是透過關係,這樣開出來的證明,其真實性……魏民生只能報以“呵呵”兩字。
無非是又多了一種權力尋租的方式罷了。
聽了陳小華的解釋,已經在吐瓦魯特區感受過更加先進的社會管理方式的魏民生,對於這樣的生活環境更加反感。
加上近期的環保督察越來越嚴格,大批次的養殖場被強行關停,屠宰場被要求整改,大小磚廠也被要求停止生產,甚至一些有人投訴的餐飲店也被停業整頓。
如果不是民生公司在環保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貢獻,民生食堂的經營方式對周圍的環境衛生沒有什麼影響的話,也逃脫不了被整改的命運。
至少,只在這一縣之地的話,政府還是對民生公司有了一定的依賴。
畢竟全縣的環境在民生公司的參與下得到了顯著的改善,而政府的支出卻是隻佔很少的一部分,大頭還是民生公司承擔了。
算了,這裡的環境和社會管理效率已經無法適應民生公司的進一步發展了,還是要早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