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吳光良的話,李東生愣了一下,臉色不自然地看向劉夢玲她們,心裡想:這小子不是在玩我吧?
這種行業內幾乎人人皆知的事情,怎麼感覺他一點都不清楚似的。
可是,如果他不清楚建築行業這裡面的彎彎道道,民生公司就敢把這麼大的一筆資產交給他來打理,是嫌錢多?還是嫌錢太多呢?
劉夢玲看了看李東生,了一口茶,對吳光良說:“吳經理,你才回國,可能對國內的一些資金運作方式不是很瞭解。
就比如炒房這件事吧,實際上炒房的操作模式就決定了房價不能下跌。”
“哦!我還真不知道這房是怎麼‘炒’的呢,說來聽聽。”
劉夢玲為難的看了看李東生,側身對著吳光良小聲地說:“炒房是一種比喻,它的實質是用較少的資金抬高房價,然後從中獲利。”
看著吳光良眼中迷惘的眼神,劉夢玲知道他可能確實不清楚炒房客的操作手法。
只好又給他解釋道:“炒房這個行為,一般發生在一個關係較為密切的群體之間,所以這樣的群體就被稱之為‘炒房團’。
他們的基本手法是這樣的,假如你我都分別有一套房子,價值二十萬。
我們就可以在這上面做文章,你把你的房子賣給我,我把我的房子賣給你。
只不過,在這個買賣的過程中,這兩套房子的價值就變成了三十萬,或者是四十萬。
但這兩套房子在買賣過程之中,我們都不是全款,而是按揭。
根據不同時期的貸款政策,我們甚至可以只需要付出八萬的首付,以及這兩套房子的所有權,就可以獲得銀行三十多萬的貸款。
如果大家都是一個圈子的熟人,甚至連這八萬的首付都可以不用給,因為可以互相抵賬。
我的房子賣給你,你的房子賣給我,就像炒菜一樣翻了個面。
也就是說,經過這樣一‘炒’,一套本來只值二十萬的房子,卻拿到了三十多萬的現金,比賣房划算多了,而且沒有任何風險。”
“銀行會這麼傻,用三十多萬現金去換一套只值二十萬的房子?”
“那你以為那七百多億的違規授信是怎麼來的?
如果沒有一些關係,普通百姓怎麼可能做到這樣的事情。
而且,他們在把房價哄抬起來的時候,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也會加入到搶購的風潮之中,最終成為接盤俠。
這種炒房的行為只要能夠一直延續下去,炒房團們就可以不停的獲取暴利。
本來炒房團們的資金總量是有限的,如果僅憑他們自己的資金,對整個金融行業和房地產業的影響是不大的。
但是,由於炒房利潤巨大,所以炒房團們想出了一種獲得大量資金的辦法融資。
他們成立了一些小額貸款公司,用比銀行高很多的利息從普通百姓手中獲得資金。
為了規避相關部門的監管,他們把這個行為叫做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