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好的鋼管在碼頭上塔吊的幫助下,測試確保不進水之後,用角鋼並排固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平臺。
平臺的四邊都用鋼板焊接了一個斜面,以減少平臺在水面中行動時的阻力。
這個十米乘十米的水面運輸平臺,總共可以達到近四十噸的承載能力。
為了避免運輸過程中貨物被江水影響,又用木板製作了一個貨艙固定在平臺上面。
在這個鋼管焊接而成的運輸平臺一邊的中間位置,用切割下來的汽車大梁,焊接了一個動力平臺。
動力平臺周圍的水面下,也用密封的鋼管做了一個三角形的防撞保護框,把動力平臺圍了起來。
然後把分離出來的汽車的動力系統固定在動力平臺之上,並用木頭做了一個小房子作為操作間,同時避免發動機與相關電路系統被雨水淋溼影響使用。
動力系統與變速箱連線之後與油門配合,可以方便地進行加速、減速和轉向,透過齒輪帶動一個可以360度轉向的螺旋槳靈活地控制運輸平臺的行駛方向。
這樣的簡易運輸平臺製作簡單,大小也非常適合以前修建的那個碼頭,貨物的裝卸完全可以透過碼頭上的塔吊或者傳送帶來解決,極大地節約了人力。
最重要的是,這種運輸平臺吃水淺,對於這個尚沒進行過水文勘測和清理的航道來說,具有非常優良的透過效能。
鋼管的圓柱性結構具有優良的抗碰撞能力,對於一般的水底岩石來說,不容易受到損壞。
獨立的浮力單元哪怕是出現意外也不會出現整個平臺突然喪失浮力的情況,對於意外情況下的施救工作有足夠的緩衝時間。
還有就是,這種平臺的所有部件的焊接和組裝工作,都可以由華夏國目前的技術力量完成,幾乎不存在維修上的技術障礙。
就算是他們還沒有掌握汽車動力系統的大修技術,但他們有足夠的報廢汽車可以提供動力系統的整體更換能力。
而換下來的那些動力系統,完全可以讓他們盡情地練手,透過不斷地拆裝來熟悉發動機各種配件的作用。
同時在相關書籍的幫助下,逐步積累各種發動機維修的經驗,為今後的大規模機械化程序做好技術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