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鄭家有一個叫鄭麻的,擅長打造兵器,一直是漢廷御用的鐵匠,傳說中他在流放到高昌時,把西域鍛造工藝和中原鍛造工藝相結合,冶煉出了一種材料。
無人知道他到底採用什麼工藝和材質,只知道採用這種材料造出來的那些武器鋒利無比。
作為這種材料的創始人,後人將這種鋼質稱為麻鋼,麻鋼的堅硬度幾乎接近於鈦合金的硬度,在那個資源和技術手段匱乏的時代,能夠製造出這樣劃時代的東西幾乎是一個傳奇。
在這個時代,鐵只能由官方經營,打仗用的兵器和屯田用的農具更必需官府自辦工場冶鑄,民間是不準搞的。
具有一定技術的鐵匠幾乎都被各個國家登記在冊,世代皆為匠戶,終身只能打鐵。
鄭元就是出生於這樣一個匠戶之家,其祖上曾經就在那鄭麻的帶領下打造過兵器,算遠點也算是鄭家的人,但卻不是嫡系傳人。
可在那鄭麻被流放時,鄭元的祖上也被連坐一併發放高昌,只是在路上因病重被拋棄。
萬幸的是,鄭元的祖上最終熬了過來,撿回了一條性命。
不幸的是,鄭元的祖上是有家不能回,就算趕到高昌可能也是一個死罪的下場,於是就掩蓋了自己是匠戶的事實,在附近的一個村子成了家。
鄭元的祖上雖然掩蓋了自己的身份,但一些冶煉的經驗和故事卻悄悄地傳了下來。
鄭家甚至在偏僻的地方靠著山崖修建了房屋,房屋裡面隱密地挖出了一個山洞,悄悄地為自己家族打造一些農具。
所以,鄭元雖然脫離了匠戶的身份,但這打鐵的技術和眼光卻還是有的。
到了鄭元這一代,鄭家好不容易又積累了一點根基,卻不料又逢亂世,戰火毀掉了鄭家的一切。
鄭元和妹妹鄭素只好帶著家人,從此成為了四海為家的流民,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萬幸的是,他們在夷陵郡遇上了李家農莊大肆招收流民,為他們修建一個前所未有的農莊。
讓他震驚的是,這李家農莊在修建過程中,竟然使用大量了材質非常好的鋼材,甚至連那些房子都是用鐵皮包起來的。
這鐵皮表面光滑無比,所有能夠看得到的地方都表明,這些鐵皮厚度都是一模一樣的。
這是什麼樣的工藝?這簡直已經顛覆了祖上傳下來的一切技術,因為在他的認知中,那些打造好的刀劍等武器,光滑的表面完全是後期磨出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