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民生知道,在現實世界中,人們對食品的安全已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餐館行業面對各種稅費、房屋租金、人力成本的擠壓和同行業的價格競爭,經營壓力已經非常大。
加之全社會沒有一套完整的針對個人的誠信評價機制,誠信經營的成本居高不下,弄虛作假、以次充好的人卻個個賺得盆滿缽溢。
就算是出現了食品安全問題,在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下,頂多就是吊銷營業執照而已,大不了換個地方和店名重新開張,違法成本低得令人髮指。
以上種種問題的頻頻出現,導致一些經濟條件稍好的家庭,寧願請人做飯,也儘量少在外面進餐,大大地壓縮了市場原有的規模。
魏民生的民生食堂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但他又有一些其它餐飲經營者所無法擁有的優勢:極低的人力成本和逐漸自給自足的食材來源,以及能夠自由發揮的空間和時間差,這些條件足以將民生食堂各種菜品的成本壓縮到極致,這是魏民生的民生食堂能夠提供質優價廉菜品的最大保障。
對於食材的選用,魏民生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食不厭精在華夏山莊的烹飪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雖然現在山莊的生豬養殖還沒有發展起來,肉品的來源還主要是魏民生從現實世界中採購,但對肉品的處理上也進行了嚴格的要求。
劉老三以前是秭歸城裡的屠夫,專幹殺雞屠狗、殺豬宰羊之類的事,二十多歲才得了一個兒子,為了兒子以後過得好點,取名劉富貴。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劉富貴成功地成為了華夏山莊的正式成員,順便也把劉老三一家帶進了華夏山莊,成為了華夏山莊的臨時成員。
這次山莊釋出的工作崗位裡,就有一個豬肉分割的工作。
劉老三自以為自己是秭歸城裡最好的屠夫,做好這份工作那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結果到了山莊新建的“食材預處理中心”才發現,這山莊主人對各種食材的要求幾乎達到了苛刻的地步,自己如果沒有兒子劉富貴的幫助,根本分不清豬身上各種不同的部位該怎麼處理。
劉富貴拿著小寶列印的一份資料,邊看邊對自己的父親說:“父親,按照這資料上說的,一條豬身上的肉應該分成二十多種,每一種都有不同的烹飪方法,由於各個部位的肉質不一樣,所以必須按照要求全部區分出來,便於下一步各種菜品的製作。”
劉富貴看著資料,對著已經剖成兩半的豬身,找到資料圖上所示的位置,對劉老三說:“父親,這龍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稱之為裡脊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應該放在這個寫有‘裡脊肉’的盆子裡,你認不了這麼多的字,就記住前面的數字‘1’就可以了。
這個部位的肉叫臀尖肉,都是瘦肉,肉質鮮嫩,雖然也可代替裡脊肉,多用於炸、熘、炒,但按照莊主的要求,還是要分開,應該放在這個寫有‘2’的盆子裡。
這個部位的肉叫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為瘦肉,但向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作為白切肉或回鍋肉用,應該放在這個寫了‘3’的盆子裡
……”
由於沒有熟悉的人指導,兩父子費了一上午的時間,才按照資料圖上的標註,把一條豬的各種部位分割開來。
劉老三看著架子上的二十多個不鏽鋼盆子,擦了擦汗,說道:“這莊主真不愧是神仙中人啊,吃個豬肉都分得這麼細,哪像我們隨便砍成幾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