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也一直期待著長輩的教訓。
武夫老者背對李子衿,緩緩坐下,同時揭開那幾壇劍南燒春,以一口武夫真氣將酒水抽離酒罈,悉數吸入口中,將酒一飲而盡。
片刻後,爽朗笑道:“過癮!”
“過癮?”李子衿愣了愣,還以為這句話便是教訓自己。
剎那過後,李子衿額頭被一拳砸出個紅印,而那位武仙老人,始終背對著他,彷彿從未起過身。
近了,盡了。
等了一個小子許久,如今見到了,可以放心仙逝。
這一日,扶搖天下唯一一位十一境武仙,油盡燈枯。
仙逝之時,將一身武道氣運,散盡於不夜山。
卻沒有半點武道氣運,留給他最欣賞的小子。
可能是老人賭氣李子衿修劍道不修武道。
也可能,是他認為李子衿不需要自己的武道氣運。
而那一襲青衫,看著老人枯坐在前的背影,深深作揖,久久沒有移開。
額頭那拳印,遲遲不退。似是老人的無聲告別。
那位武道十一境的仙人,早已看透“少年”不躲那一拳的心聲。
所以留下這道拳印,告訴那小子,他永遠是自己眼中的少年。
只要閣老願意,李子衿永遠是那個“一拳倒”。
儘管來此之前,已有預感老人時日無多,可當李子衿親眼目睹他離世之時,依然難以釋懷。
武道走到巔峰,已經一拳過後身前無人的閣老,直到生命的盡頭都沒能回到家鄉。
閣老一向不肯承認自己後悔。
少時賭氣,一怒之下策馬江湖,數十年不肯歸鄉。其實他心中的苦澀,又有幾人能懂?
李子衿懂,懂他不說的理由。
有錯不認,這是閣老的固執,也是他留給自己最後的自尊。
武仙的傲氣,不允許這位老人承認年輕時的離家遠遊。
閣老也知道自己不對,可他不願承認,對誰都說不後悔,其實當真悔不悔,豈能瞞得過自己的心。
李子衿面朝老人背影,換作揖為抱拳道:“前輩窮極一生,追求武道登頂,又以一生,允諾一個誓言。晚輩斗膽,送前輩遺體歸鄉,得罪了。”
李子衿說話,微抬衣袖,閣老遺體自行入袖,被安穩放在他袖裡乾坤中。
青色劍光去而復返,回到不夜山,卻沒有直接去不夜城中找尋陸知行與小師妹紅韶,反而第一時間找到山主袁天成,詢問了閣老家鄉的具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