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劉邦聽取叔孫通的建議,組織尊卑禮儀的排練,修建長樂宮,各諸侯王和眾臣都前來朝拜皇帝,沒有按規矩做到位的都被趕出去。劉邦父親劉太公上朝也倒退著走,以表示尊敬國家君主。”
“長樂宮建成後,劉邦正式轉變成一個集權國家的君主,接下來就是重新建立西漢人們的自信心。”
“為了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劉邦不僅採取了輕徭賦政策,而且還透過“賜爵”“復爵”來調動農民積極性。”
“這也是沒辦法,飯都吃不起了,要是沒什麼福利,政策,農民還是要鬧的。”
“而且由於連年的戰爭和饑荒,無數人逃往山林川澤,脫離了政府戶籍,留下來的人也是窮困潦倒。”
“劉邦這點做的很好,因為他就是農民,自知百姓疾苦,劉邦還對工商業政策做了調整,放寬了對私人工商業的限制。”
“為了保證人民能有一個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劉邦採用“和親”策略,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匈奴單于冒頓,並送給匈奴大批財。”
“這樣一來,匈奴對大漢的騷擾大為減少,漢,匈之間的關係暫時出現和平。”
“說起匈奴,劉邦和他們幹過一仗,結果大敗,差點生擒。”
“當國家面臨危機的時候,敵人更加不會停止進攻。”
“西漢就迎來了匈奴的騷擾,在面臨嚴重社會危機的同時,曾經秦始皇派蒙恬驅逐的匈奴,如今又重出江湖,他們生活在大漠深處,又開始對這片並不富裕的土地虎視眈眈。”
“此時的冒頓單于已統一了匈奴,控制了大漠南北的廣大地區,並且趁著秦末動亂,重新控制了河套地區,並不斷騷擾邊境人民的生活。”
“公元前201年,冒頓發兵圍攻馬邑,韓王信叛變與冒頓進攻晉陽,次年,劉邦親率30萬大軍迎擊,收復了晉陽。”
“但不容樂觀的是漢朝經歷了多年的混亂戰爭,特別是楚漢戰爭期間,軍隊力量幾近崩潰,戰鬥消耗殆盡。”
“劉邦與匈奴的這次戰爭,歷史上稱為“白登之圍”,劉邦太過輕敵,不料冒頓欲擒故縱,劉邦的軍隊直接被匈奴圍困在白登七天七夜。”
“如果不是陳平用大量的金銀財寶收買冒頓夫人,恐怕劉邦難以脫險。”
“好在陳平使計,賄賂單于冒頓的女人,匈奴才讓了一個小道讓他跑的。”
“試想一下一個是農耕民族,一個是遊牧民族,相互碰撞吃虧的只是農耕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