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分封制肯定是一個錯誤,還有一點或許就是皇帝的通病,立儲之事了。”
“早在漢二年,劉邦兵敗彭城,回到故鄉豐沛後,就找到了嫡子劉盈,把劉盈帶回關中後,劉邦便迫不及待地立劉盈為太子,並給劉盈找了老師,讓蕭何輔佐劉盈治理關中。”
“但是,劉邦這個接班人選的並不好,劉盈其實不是當皇帝的料。”
“漢高帝劉邦戎馬十五年,破秦、滅項、戰匈奴、誅異姓王,以赫赫武功留下了一個天下一統的江山。但作為唯一嫡子的劉盈,在勇武方面,跟劉邦完全沒法比。”
“劉邦去世前一年,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劉邦原意叫劉盈去平叛,平叛成功,任何一個諸侯王都不敢再輕視劉盈這個儲君,功勳老臣也得對劉盈恭敬有加,但劉盈不敢去,怕死。”
“殊不知,富貴險中求,此刻的劉盈雖然已是帝國的接班人,但他權力合法性的唯一來源便是他有個好爹,一旦他爹掛了,難保不會有人伺機而動。”
“如果劉盈哪怕有劉邦二侄子劉濞一半的勇武,就算不親自掛帥,而是隨著父皇一同出征,也不至於最後落一個斷子絕孫的下場。”
“劉盈後來雖然順利登基了,但劉盈死後八年,劉盈的母親也死掉了,劉盈四個年幼的兒子,因為沒有人保護,硬生生地被劉恆等人一刀結果了。”
白起:這繼承人確實有點不行,機會擺在面前了,還因為怕死不去,這種人如何當皇帝,當了也會和宋朝那幾位差不多。
楊堅:漢高祖的性格和我差不多,有點多疑,這真的會造成錯誤的判斷。
李隆基:漢高祖也是挺好色的,對感情不夠負責,在呂后身上能夠看出來,對待他的兒女也缺少應有的疼愛,也把權力看得太重,對自己一起打下江山的兄弟翻臉無情。
徐達:就這點對兄弟翻臉無情,誰敢跟著他共事。
“劉邦的過錯,就是狠毒自私,分封制,選錯儲君,濫殺功臣。”
“沒有幾位完美的皇帝,劉邦此人行事雖然放浪,但是在對待民眾百姓卻堪稱是仁義之典範,對於他的爭議,大家可以討論下,但也實至名歸了。”
“到了晚年的劉邦,只能說很悽慘。”
“到了晚年,昔日指揮千軍萬馬的劉邦卻眼睜睜看著權力從自己手中一點點消亡,他心有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劉邦晚年寵愛戚夫人,多次想廢黜太子而改立戚氏之子趙王劉如意,可太子是呂后的兒子,劉邦投鼠忌器,一直隱忍未發。”
“從公元前202年稱帝到公元前195年去世,前後也是八年的時間,劉邦基本上不是在御駕親征異姓諸侯王,就是在去御駕親征的路上。所以,劉邦這個皇帝當得真是辛苦,晚年基本都在馬背上度過了。”
“前面也說過英布叛亂,當時的劉邦一身病痛,本想讓太子率領軍隊出征,呂后堅決不同意,劉邦只好帶病親征。”
“年逾五旬的劉邦,此時已經不放心把兵權交給任何一個武將,親自帶兵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