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6章生死自有天命 (1 / 2)

“由於雙方實力懸殊,英布的抵抗並未能持續多久,就土崩瓦解,歸於失敗。”

“但劉邦也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在激烈的戰鬥中,劉邦靠前指揮,結果捱了一箭。”

蒙毅:就一個能上戰場的將軍沒有嗎?晚年堂堂一個皇帝還要親自帶病徵戰?”

朱元璋:劉邦當時年事已高,來日無多,哪裡還有耐心與這些功臣大將虛與委蛇,為了鞏固皇權,讓劉氏子孫千秋萬代坐江山,直接採取了最為簡單粗暴的殺戮手段,想永絕後患,劉邦的冷酷無情,讓這些功臣大將們人人自危,很多人不甘心引頸就戮,走上了反叛之路,晚年的劉邦說實話無人可用,要不然也不能讓呂后給架空了,廢個太子都做不到。

“劉邦一生久經沙場,此前多次負傷,“身被大創十二,矢石通中過者有四”,都挺了過來。”

“但此時劉邦今非昔比,年齡不饒人,體質大不如前,這一箭雖未射中要害,但創口卻經久不愈,日甚一日,漸漸讓劉邦臥床不起。”

“回到長安後,劉邦的病情不斷惡化,他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再次嘗試廢掉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卻悲催地發現,太子的地位已經無法動搖。”

“呂后擔心劉邦的安危,於是找來一位著名的良醫給劉邦治傷。”

“劉邦的反應卻出人意料,他一見大夫就火冒三丈地說:“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

“聲稱生死自有天命,他要聽從上天安排,結果把大夫給趕跑了。”

“劉邦為什麼要把大夫趕跑?難道是他真的一心求速死?恰恰相反,他這麼做就是為了多活幾天,才不敢接受這位醫生的診治。

“呂后請來的大夫,劉邦如何敢用?”

“處理完功臣問題後,漢朝當時的儲君之爭又趨於白熱化。”

“呂后之子劉盈雖已經被立為太子,但劉邦晚年寵愛戚夫人,有心廢掉劉盈,讓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當太子。戚夫人和呂后是水火不容的死對頭,如果他真的這麼幹,戚夫人勢力就此崛起,呂后及其家族馬上要遭受滅頂之災。”

“因為此事,劉邦與呂后這一對患難夫妻早已貌合神離。”

“滿腹機心的劉邦,之所以不敢接受大夫治傷,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他擔心大夫被呂后收買,在療傷時做手腳暗害他,因為只有他死了劉盈的太子之位才會安穩,呂后也確實具備這麼幹的動機。”

“就在這時,燕王盧綰謀反。”

“盧綰是劉邦的發小,倆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劉邦把他看作是絕對可以放心的自己人。”

“盧綰的謀反,對於劉邦來說是致命的打擊,試問他還有誰可以信任?”

“劉邦臨死前,最放心不下的是兒子劉如意,他竭力想要避免悲劇的發生。”

“但是,劉邦去世後的第二年,劉如意被毒死,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

“劉邦給最愛的兒子取名如意,卻用晚年的經歷說明了,即使貴為皇帝,也沒有如意的人生。”

劉邦:呂雉你個毒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