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也定了侯爵的必要條件,無功不得封侯,這條奠定了士大夫晉升為侯的基礎,防止後世濫封、亂封,鼓勵士人為朝廷盡忠去謀取富貴,打通官員晉升渠道,這對漢朝長治久安有很大促進作用。”
“我覺得劉邦實至名歸,拋開其創業時期所展現的宏大氣魄,就從建國之後他為漢朝江山穩定和發展所作的努力和貢獻,他不僅是一名偉大的軍事指揮家、戰略家,更是一名偉大的政治家。”
秦始皇:我是安排好了,可誰能想到最信任的臣子背叛了我。
劉邦:這份背刺不好受吧,始皇帝,哈哈!看來我這安排是沒有選錯人啊!不錯!不錯!值得表揚!
劉恆:父皇的政策,讓百姓越來越富足,我也是跟著你的腳步走的,這“文景之治”應該說得是我治理的朝代吧!
朱元璋:何止啊!應該是你和你兒子,兩任皇帝創下了“文景之治”,我正在思考這個異姓王的問題,不瞞大家說,開國功臣,對於我們皇帝來說,真的是一種煎熬的威脅,我確實對於這方面有點考量。
李世民:意思就是你也有想除掉功臣的意思唄,你這光幕上一說,可就讓陪你征戰的大臣寒心了。
秦始皇:這是所有皇帝都會考慮的事情,你只有能力夠強,何須考慮這些?剛建國,這時候除掉功臣,會讓更多大臣寒心的。
趙匡胤:朱元璋你又這想法,不會你後面也除掉功臣了吧!這可就等張姑娘到時候講了,不過這確實是個問題,特別是有些人受人愛戴超過了當今天子,那這個人就不可能再存在了。
白起:哈哈!對!就算沒有反心,當今天子,也不會讓此人再存在了,我算是看明白了。
張良:常伴吾身,就要多些考量。
劉備:這方面,我倒是從未想過。
張飛:大哥,俺們絕對不會反你的!
趙熙:劉備不愧為仁君,你的臣子們也都是好的,就像諸葛孔明,一生為了蜀漢操勞。
曹操:不感興趣!一點都不感興趣!
呂布:說到某人痛處了吧!
曹操:哪裡痛了,我曹阿瞞一代梟雄,怕過誰?
范仲淹:亂世出英雄啊!
“我們繼續瞭解下漢高祖的過。”
“要說過,韓信這個肯定算一個,前面有講過,我就不在講了,劉邦一生你說他不相信任何人吧,他也信任過一人,還信任過一群人,這兩次的信任,讓劉邦犯了兩個錯誤。”
“這信任的一群人,就是他的家人,就是設立的這個分封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之後,獨創性的採用了一個體制,叫“郡縣制”!
“相比分封制,郡縣制能有效實現中央集權,減少諸侯林立帶來的不安定因素。”
“然而,劉邦建立大漢朝之後,卻在這一點上,開了歷史的倒車。”
“劉邦採用的體制是,郡縣制和分封制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