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孩子,你家孩子有一兩銀子,給拿出一半治病,肯定說這家孩子孝順,就算給老人點花的,也會誇孝順,要是皇家就不能用錢財來衡量了。”
“因為你拿老子的錢孝敬老子,這個不作數。”
“那皇家怎麼測量呢?”
“就看他的德,配不配位。”
“奕佇的老師杜受田知道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就給自己的弟子出主意,說你的騎射本領遠不如弟弟,我們只能另闢蹊徑。”
“於是打獵時,咸豐按照他老師的教導,既不上馬,也不射箭,見他父皇的時候兩手空空。”
“道光很納悶,問,你怎麼回事?”
“咸豐就跪到地下,他說父皇教導我要仁愛,現在是春天了,母獸正是懷孕的時候,我要把它射死了,連它的沒有出生的孩子也都死了,豈不是太殘忍了。”
“道光一聽,感覺這個孩子挺仁慈,對他很滿意。”
“還有一次,道光身體不好,召見兩個孩子,要聽聽他們對國家大政的看法,杜受田又給奕佇出了主意。”
“道光先見了六阿哥奕,說我身體不好,可能不久於人世了,國家怎麼治理為好呢?”
“奕口才很好,滔滔不絕地講述治國的方略,他父親很高興,說這個孩子有出息,你先退下吧。”
“奕佇進來的時候,一看父親的病容,就跪在地下磕頭痛哭流涕,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道光說,讓你談談見解,你怎麼什麼都不說呢?”
“咸豐就說,我一看父親病成這樣,我就太難受了,我什麼話也說不出來,我現在就希望父親健康長壽,別的我什麼都不想。”
“道光很感動,還是這個孩子孝順,於是決定傳位給他。”
“其實奕佇如此表現,是因為他老師告訴他,論口才你比不上六阿哥,你要“藏拙示孝”。”
“奕佇的最終勝出,其實和老師的教導有關,更和道光的偏好有關。”
“不是昏君,卻是一位平庸的君主,缺乏力挽狂瀾的魄力、能力以及對時局的洞察力,是一位循規蹈矩的皇帝,有點謹慎過度,而且非常缺乏定見。”
楊廣:我就是裝,我也沒什麼也裝啊,不就是在對待父皇上嗎,就騎射這些方面我確實比我大哥強,這咸豐帝怎麼比我還能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