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6章倭國** (1 / 2)

“當時的倭國已經撕下了漢唐時期的那副和善的麵皮,變得虛偽反覆。”

“這個倭國在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眼中,都是一個彈丸小國,跳樑小醜一般的存在,而在朱元璋的眼中,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在洪武年間一直都有倭寇犯邊,但是朱元璋始終沒有主動出兵去討伐倭國,而是派遣了幾批使者出使,讓當時的倭國政府派兵去管轄本國的人員,朱元璋一直都保持著一個宗主大國的身份與氣度,並未將其放入眼中。”

“這個國家也一直以來都是個物資貧困的國家,朱元璋沒有把倭國人放在心上,人家也沒有把朱元璋的警告放在心上。”

“他們一邊嘴上說一套,暗地裡做的卻是另一套,得到朱元璋警告之後,倭國人同樣會派使者去找朱元璋,大拍馬屁,同時以朝拜的名頭換取大量的賞賜。”

“當然,再怎麼上竄下跳也要有一個限度,不敢大鬧,小鬧不斷。”

“以朱元璋的霸氣殘暴的性格來講,倭國人能一直活蹦亂跳是不科學的,其實說白了,攻打倭國沒有任何的利益可言。”

“當時的倭國窮噹噹響,實在是無法讓人提起興趣,如果朱元璋把倭國攻打下來,不僅有大量的軍費開支,而且還要養著一群孫子,絕對是賠本的買賣。”

“而且還有一個前車之鑑,那就是元朝兩度討伐倭國均以失敗而告終,朱元璋當時也肯定有這方面的原因,害怕討伐一旦失利,就會墮了大明的臉面,得不償失。”

“”其實經過分析,朱元璋不攻打倭國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認為他依然有錯,錯就錯在不應該在《皇明祖訓》中將日本定為“不徵之國”,也就是在二十年後,就有了鄭和下西洋,當時把這個國家滅了絕對輕而易舉,朱元璋這個規定,卻為六百年後留下了一個大禍患。

朱棣:張姑娘這事確實不能怪父皇了,不攻打倭國也是無奈之舉,你沒聊到一個重要的點,我們大明沒海軍啊!

朱由檢:這個倭國是後世那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那個國家是吧,當看到那份投影的時候,再結合現在知道的後果,肯定都會懊悔,惋惜,可當時大明確實無奈。

李世民:不對啊!這倭國在大唐是不是有別的名字,不是說這倭國在大唐就來我們這邊學習了嗎?什麼時候來的?我這都在位八年了也沒遇到個稱倭國的國家啊!

李隆基:……

李治:……

朱元璋:……

張言希也是蒙了,“不是啊!我記得在大唐也是稱倭國的?要不東瀛?扶桑?那也不對啊,這倭國在你登基的時候就拜訪大唐了!”

李世民:這是哪個時期的我,我這倒沒受影響,應該是張姑娘你前面講這個國家講得,被一些前朝代給提前滅了,所以受影響了!

劉邦:好事!這誰幹的!出來我們誇誇!

張良:配享太廟!

程咬金:配!絕對配!俺老程還沒出手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