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9章四大明案 (1 / 2)

曹操:??你是不是被孤魂野鬼奪舍了,還能說出這番話?

胡亥:我們就是治理國家不行,又不是傻子?這朱元璋殺這麼多人,憑什麼稱明君,比我殺的人還多。

衛子夫:這也不只是看殘暴的一面,還要看功勳的。

秦始皇:胡亥!你不是傻子是傻,人家罵你一句,你都得以為對方在誇你,甚至把你說高興了,直接打賞人家,連個指鹿為馬都不懂,都成千古笑話了,你還有臉說他人!

武則天:始皇可別太生氣,無能皇帝出來不少了,不止你家這一位,這樣想是不是好點。

楊堅:……

司馬懿:……

趙匡胤:懂!都懂!女皇這話說得我們都心酸了。

秦始皇:打了一頓,舒服了,這孩子可氣死我了。

楊堅:這個好,這個好,我家這兩個年齡還小,正是捱打的好時候。

楊廣:……

楊勇:這是那個時期的我,真可憐!

李世民:我去把稚奴揍一頓去!

李治:媚娘,你這把仗都引出來了,可憐的另一個時期的我!

張言希看得也是直樂,女皇陛下一句話,今天熊孩子遭殃了,又可能以後天天得遭殃。

“總體來說,這是朱元璋的一個過錯了。”

“藍玉靠的是軍功上位,這人也沒什麼家世傳承,不是什麼世家大族,其為人也是粗鄙不堪,並沒有與文官集團產生什麼交集。”

“就是性格方面不太好,脾氣暴躁,為私利而衝撞文官、朱元璋的權威,別說他沒資格謀反,坦白的講藍玉這人就不像是個陰謀家的樣子。”

“當然,也不排除自汙來減輕來自皇權的猜忌,司馬懿就這麼幹過,這位倒是挺能演的。”

“但是經過藍玉一案,“功臣宿將相繼盡矣”,這說明藍玉案重要的不是藍玉謀反、功高震主,而是要把功臣都滅了。”

“這看上去一勞永逸,但按今天的觀點,這就是純粹的懶政惰政,是思想簡單化的任性胡為,是朱元璋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假如沒有燕王朱棣,天下恐怕早已四分五裂了!”

“這藍玉案也是和朱棣上位相反的。”

“朱元璋曾以為他已經清除了所有可能的內外威脅,然而他卻未察覺到真正的威脅潛伏在內部,後來,他的第四子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將他的孫子趕下皇位,結果導致孫子的生死成謎。”

“如果不進行大規模的功臣清洗,又怎會出現這種局面呢?說得更直白一點,他的一時好心最終助長了禍患,間接導致了他孫子的不幸命運,但要不是朱棣上位,這大明也有可能二世而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