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0章錦衣衛 (2 / 2)

“既然在內地,那麼兵馬的數量肯定不會多到哪裡去,最多的也就只有五萬左右的大軍,而身處邊境的九位藩王個個擁兵自重,其中最重的莫過於朱棣。”

“因為朱棣駐守的北平太過於重要,正對著蒙古,如果遭遇打擊的話,一定是第一個被打擊物件。”

“還有他的軍事能力是眾多兄弟中最突出的,洪武二十三年,不費一兵一卒降伏北元太尉乃耳不花。”

“為什麼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呢?因為他將乃耳不花包圍了。”

“乃耳不花那麼容易被包圍嗎?”

“不是,因為當時正處寒冬,乃耳不花根本沒有想到朱棣敢冒著寒冬進軍。”

“而與朱棣一同進軍的晉王只在蒙古繞了幾圈就撤退,沒有任何的成果,要說成果的話,那就是襯托出朱棣的強悍。”

“送上門的獵物,朱允炆都不懂得抓進籠子裡,要指望他削藩成功?那簡直痴人說夢!”

“就以朱允炆的性格而言,朱元璋不設立錦衣衛都不行,因為朱允炆連一個朱棣都壓不住,更何況跟隨朱元璋一同開國的文臣武將。”

“無論皇帝是否無能,在其他的人看來,都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甚至有個別的人見到皇帝還會嚇到腿發軟,因為在傳統的思想裡,皇帝僅次於天。”

“但在開國功臣看來,卻並非如此,因為他們曾經是皇帝最親近的人,知道皇帝也就是個普通人,皇帝在他們的眼中沒有任何的威嚴。”

“他們之所以臣服於皇帝,只是因為皇帝手中的權力。”

“要是皇帝無能的話,他們會幹什麼呢?”

“會造反,畢竟皇帝這個位置是令無數人嚮往的存在。”

“而朱元璋靠著一個破碗發家,比歷代帝王都清楚江山的來之不易,因此,絕對不允許他的江山有任何的不安定因素。”

“屠殺功臣最需要的是罪名,總不可能隨隨便便的就對功臣進行屠殺,而罪名要去哪裡找呢?”

“指望三法司,也就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們是公開的司法部門,倘若叫他們栽贓陷害的話,不到一天的時間,滿朝上下,人盡皆知,而自己一個人又沒有那麼多的精力。”

“因此,必須要建立一個特務機構,這個特務機構不但負責抓,負責審,還負責栽贓陷害,錦衣衛就是不二之選。”

“因為錦衣衛原本就是朱元璋的親衛,只對朱元璋負責,保密性相當的好。”

“而且由於平日裡的主要工作不是保護朱元璋,就是監督群臣的儀容儀表,原本在群臣的心裡就有一定的威嚴。”

“事實證明,朱元璋是對的,胡惟庸案、藍玉案,都是一個個明顯的例子。”

“只要有錦衣衛,無論朱元璋想要哪一個人死,錦衣衛都能夠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