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2章後周明君 (2 / 2)

“他希望做普照大地的太陽,能驅逐黑暗,儘管當時只是個小小的軍隊頭目,但是從詩中可以看出,他有著鴻鵠之志,內心有著大格局。”

“他趙匡胤是有野心的,就像我所說“黃袍加身”的典故,不管是預謀還是順流而上,都能看出來他的野心不小。”

“唐朝滅亡後,安史之亂久久得不到解決,天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時期,趙匡胤被後周恭帝任命為歸德節度使,此後屢獲軍功,為稱帝奠定基礎,趙匡胤能夠成就一番霸業,離不開周世祖的賞識與提拔,可以說,周世祖是趙匡胤的“伯樂”。”

“五代時期,有個皇帝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十分善用人才,有言道:“文武參用,各盡其職”,這個人就是周世宗——柴榮。”

“柴榮在位期間,整頓軍隊,減少賦稅,安撫難民,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居樂業,開始恢復繁榮。”

“柴榮一生都是趙匡胤的主公,是周太祖的養子,後改叫郭榮,因為周太祖郭威的兩個兒子均被殺,所以柴榮就在郭威去世時繼承了皇位。”

“趙匡胤很早就從軍,最早在郭威手下,趙匡胤武力高強,作戰勇猛,屢立軍功,收到郭威的提拔重用,但是此時的趙匡胤還沒有機會進入權力中心,無法參與決策重要事務。”

“周世祖繼位後,年輕氣盛,御駕親征,討伐遼國和北漢國,趙匡胤也在其中,但此時,周世祖並不知道趙匡胤這個人。”

“此次交戰,後周兵少,北漢人多,柴榮戰場經驗不足,又是第一次御駕親征,因此隊伍士氣不振,右軍將領樊愛能和何徽無能為力,心生膽怯,竟交戰不久就帶兵逃跑,在決戰即將要開始時,寧江軍節度使樊愛能卻率軍逃跑,後周頓時軍心大亂。”

“北漢、契丹聯軍趁勢攻來,柴榮深陷敵陣,無法脫身,而此時護衛在柴榮身邊的,正是趙匡胤。”

“在這危急時刻,趙匡胤振臂高呼:“主上面臨險境,我等當拼死一戰!”隨即趙匡胤率軍衝鋒,殺敵眾多,加上柴榮督戰,後周士氣重新高昂起來,最終北漢與契丹聯軍被迫撤軍。”

“當時,郭威的女婿張永德擔任禁軍最高統帥,對趙匡胤在此戰中的表現讚賞有加,柴容提拔他為點錢都虞侯。”

“從此以後,柴榮對趙匡胤也是十分佩服,對他十分信任,並希望成為趙匡胤這樣英勇無比的人。”

“趙匡胤無疑是這一戰最大的功臣,他對於柴榮有救命之恩,柴榮自此以後愈發信任趙匡胤,而趙匡胤也替他南征北戰,建立許多功勳。”

“柴榮在駕崩以前,破格提拔趙匡胤,沒有對他有任何懷疑,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對於柴榮來說,他可能從未想過趙匡胤有一天會造反,畢竟趙匡胤算是他的心腹大將,趙匡胤很早就跟著柴榮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