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騎在馬上,才開口說:你們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們都能聽從嗎?
“將士們齊聲回答說:“自然聽陛下命令。”
“趙匡胤就釋出命令:到了京城以後,要保護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許侵犯朝廷大臣,不準搶掠國家倉庫,執行命令的將有重賞,否則就要嚴辦。”
“趙匡胤本來就是禁軍統帥,再加上有將領們擁護,誰敢不聽號令!將士們排好隊伍開往京城。一路上軍容整齊,秋毫無犯,到了汴京,沒費多大勁兒就拿下了京城。”
“將領們把朝中大臣範質、王溥找來,他們見到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嚇得趕快下拜,周恭帝讓了位,趙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國號宋,定都東京,歷史上稱為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這就是“黃袍加身”的典故,如果趙匡胤不奪位的話,就憑周恭帝他們孤兒寡母,恐怕江山也守不住。到時候還不是天下大亂受苦的還是黎明百姓,而且趙匡胤帶給了百姓安居樂業。”
曹操:我是不建議輔助幼帝的,等這皇帝長大了,能臣往往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趙匡胤:沒辦法,我當時的處境必須要當這個皇帝,實不相瞞我確實有野心,還有當時的情況我已經沒有退路了。
李世民:你當時要是不答應,有可能會被這群士兵殺了,當他們有想法的時候,你只能答應下去,這群士兵是沒有退路了,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朱元璋:可惜了柴榮!
“有可能是一場預謀,也有可能是一場迫不得已,不管怎麼討論,趙匡胤篡位之後,善待了前朝柴家,杯酒釋兵權開創了先河,總而言之,趙匡胤還是一個不錯的皇帝,和唐太宗李世民並稱“唐宗宋祖”實至名歸。”
“趙匡胤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戰時代,他一手建立起的大宋王朝雖然曾經因“靖康之恥”,簽訂許多不平等條約等惹世人冷眼,但宋朝的經濟曾經也是非常鼎盛的,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幾乎兵不血刃地從後周手裡撿了這個大便宜,而這樣的好運氣在中華五千年長河中都是非常少見的。”
“故事講完,就要開始講正題!”
“說實話,說起趙匡胤我腦海裡想到的不是那些改革,而是羊肉泡饃和活字印刷術,造紙術。”
“要說趙匡胤的改革有哪些,有些人有可能會不記得,但我說的這幾樣,應該都能知道,只不過,他們不知道這些來源於宋朝。”
“還是先講講正題吧,把我自己都說餓了。”
“趙匡胤能稱帝,還有建立北宋,在這基礎上離不開一位“伯樂”,趙匡胤功績高,也不能抹掉這位給打下的基礎。”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這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一首詩,也是他一生中罕見一首七言絕句。”
“這詩中所描繪的情景,何嘗不是趙匡胤所希望的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