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統治者> 第十六章 第二輪人蟲大戰序曲(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六章 第二輪人蟲大戰序曲(中) (1 / 2)

可能有點神經質,不過潘文的艦隊在離開可疑小行星前,還是順手將封住水坑的細胞死體給打了幾個洞,讓水源自行消失,這類怪玩意今天少一個,說不定今後就少幾百只大戰蟲需要對付。

提到讓水源消失,不得不說一件事。

在人類社會進入到銀河時代以前有大量涉及太空的作品都會描述曝露在太空中的物體比如人類會發生速凍狀況。然而其實這種情況只會在有大氣的行星低軌道才會發生,再向外,真空環境本身是個絕溫環境,熱量的損失只能依賴熱輻射形式。太空裡不是完全真空,不過遊離粒子帶走的能量仍然幾乎能忽略,降溫其實是很慢的,就以人體而言,只要不因失壓發生內向爆炸,進入到冰點需要十來分鐘。

另一方面,該小行星本身與恆心的相對位置不錯,核心溫度是高於冰點的。反正液態水大部分都會因小行星引力不足逸散到太空裡,並不會因冰封的關係留下多少,就算再被可疑細胞改造,回到現在的狀態恐怕也需要些時間,短期內不會成為蟲子的補給站。

在小行星上獲取的實驗樣本包含三個部分,分別是土壤樣本、水樣本與覆蓋水坑的細胞死體,它們被當做特級危險品處理,在船艙外就進行多層箱體密閉,最外層的箱體採用艙室修補用鋼並直接給融成了液態,超過一千五百度的金屬液體沒什麼微型活體能混下去。三組樣本都是在這種狀態下進入隔離消毒區降溫後被輸送到六號實驗室的。

為保證100%達到潘文的要求,六號實驗室的改裝工作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在樣本到位後兩小時內就完成了,主要是六號實驗室包含空氣系統、門的完全密閉,添置機器人需要的充電樁,並在實驗室外,將原本強化玻璃觀察區以防輻射瓦加結構鋼的形式進行封閉。第二部分的改裝則需要等到為完全密閉環境定製的實驗器材到位才能進行,在確保內外零接觸的前提下,第二部分改裝會將實驗室相鄰的一個艙室封住,在內部開門。

對了,裡面還留了顆熱效炸彈,是技師們用導彈戰鬥部改的,一旦出問題,熱效炸彈能在無氧環境裡在幾秒內將實驗室內部溫度增至三千度以上,熔燬整個實驗室的過程也就勉強夠管理終端封閉連線實驗室的通道並啟動冷卻系統。除了炸彈,

在這樣的安全級別管制下,死體細胞於實驗室裡被再啟用後會飛都沒用,剩下的事情交給豆豆去做即可,作為智慧主機,遇到困難時可以自行增加資料庫獲取更多資料,潘文只需要保證儲存區餘量即可。

離開CT156,艦隊才轉回交戰區,也就是CT154。

相對KT星團的K1星系,CT154才是前往CT星雲的近點,潘文先走遠點,也是為儘可能遠的避過藍國出來的跳躍圈,假如星系內真有和蟲子的戰鬥,並且一直都沒有完全擊潰,藍國進入CT154的跳躍圈肯定很忙。

完成跳躍的艦隊第一件事是背向恆星加速,CT154狀況不明,潘文可不願意一頭栽進去,只要有了航速,一切就好說多了。

CT星雲的恆星普遍偏小,其引力井作用範圍自然也小一點,同樣是別的星系跳進來,在CT星雲會跳到距離恆星更近的地方,可以理解為整個戰術面小一號。雖然艦隊第一時間向外駛離,還是因為距離恆星不夠遠,在加速過程中碰上了人類艦隊。

本覺得要打一場再說的,但是隨後對方的機動狀態表示潘文的艦隊被別人無視了——或者是被當成自家人了。

相遇的過程前後有三十分鐘,最短距離一百萬公里,對方就一直沒改變航道,也沒對潘文的艦隊做加密級的詢問。如此粗心大意的艦隊倒也少有,可也因此潘文察覺到也許有更多的人並沒有意識到CT154會出現藍國以外的艦隊!

如果有機會,或許可以摸下魚?

兩支艦隊無事的擦身而過,潘文的艦隊在之後才達到巡航速度。到達巡航速度,艦隊才敢平衡推力讓黃金號開始做星系掃描。

因為CT154就是藍國節目裡提及的與蟲子有摩擦的點,黃金號花了比平時更多的時間蒐集更多份的掃描圖並同步分析。

掃描結果沒讓人失望……可能還是有點失望。潘文很糾結的原因很簡單,這裡有蟲子,但是這裡卻是被藍國完全封閉的區域,有蟲子也輪不到他放開手腳來做些什麼。

根據星系掃描的初步分析結果,可以確定有三個直徑在一千公里左右的大號小行星上同時具有液態水和有機質反應。直徑一千公里很難擁有大氣層,但是若密度夠大且磁場夠強,將水留個上幾千萬年問題不大,至於最初的來源,不管是岩石冷卻釋放,還是被冰核彗星擊中,整個太空裡水並不匱乏。何況潘文的人才在CT156見過奇怪的水坑,三個目標小行星上的液態水也許是被類似的狀態保護起來的。

僅有液態水和可觀測到的有機質反應,基本可以判定是蟲子的地盤了。按蟲子在海默星衛星上的表現做依據,它們會依賴水源對星球進行大面積的菌毯化,也只有這樣的表面有機質比例才可能在星系掃描中被捕捉到,在類似大小的小行星上,又沒有大氣,自然形成的活體能擴散到水源外區域的可能性完全可以排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