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小時間,潘文的艦隊在K3、K1兩個星系都分外安全的“路過”,黃金號在處理K1的星系掃描資料時,潘文也正處在選擇節點上。
從K1出發,接下來有三個方向可以選擇。
其一,原路返回,這是風險最低的,甚至抵抗陣線方面的麻煩,潘文也想到了對應之法。
其二,走藍國首都星系K2繞回,K2的駐軍也許比邊境樞紐要少,但是那裡也許是邊境之外玩家活動最頻繁的地區,若一時不查,可能惹上不小的麻煩。
最後一條路線是潘文想試試的——去鐘樓星雲,按基礎星系分類法也就是CT星系。
區別於KT星團和MR星團,CT星團不屬於人類勢力範圍,由於藍國勢力範圍包含K1、K2、K3這三個跳躍點,事實上阻斷了“橋”那邊的訊息傳到人類主社會,是否有更高階的智慧沒人知道,因此風險是未知的。
跳躍過程中,潘文做過一點準備工作,接收了一些本地電視訊號交給艦隊中的百合們去過濾,到現在為止,的確有兩段一小時前重點標記的節目有提到CT系的蟲子,這成了影響潘文決定的最後稻草。
電視節目沒有涉及到蟲子的直接拍攝畫面,暫時也沒發現官方節目的肯定,但是可信度應該還行。理由嘛,地面人甚至多半的太空人都會把關於蟲子的事情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畢竟第一次人蟲大戰雖然持續了很久,人類獲得了最終勝利果實拿下大片領土是不爭的事實。時間過去那麼久,在未親眼見過的情況下,要一般人相信蟲子能在更新了數代的戰艦前保持威脅性都不太可能,除非有官方艦隊的戰爭失利訊息出來,不然都屬於娛樂類的邊緣訊息。
透過星系掃描的分析結果,大致能判斷藍國境內沒有成規模的海盜和抵抗組織,說明其國境內保持基本平穩狀態。而玩家們需要練級點,抵抗陣線兩個星系的戰鬥頻度有點不夠,假如CT星雲有另一個練級點,藍國行為偏保守沒有積極開發中立戰場似乎就說的通了。
潘文的艦隊想去CT星雲,有兩方面的風險,主要部分就是正在與蟲子發生摩擦的藍國私人武裝,大概是以玩家為主的群體,他的艦隊去那邊有些勢單力孤,遇上麻煩是大機率事件。
另外在MR星系那邊的人類密集區及抵抗陣線周邊國家,都有人懷疑藍國的勢力範圍可能已經在CT星雲紮根,這意味著有存在官方艦隊的可能。不過這些懷疑派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藍國有大規模使用克隆人技術,按這個思路,就算藍國在無人類管制的狀態下載CT星雲做一些開發,也頂多弄點資源星。其實對於這事情,相關商人會更容易判斷,因為以藍國的規模和它與外界人類勢力基本沒交流的現狀,只要開發幾個礦產星就會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導致物價持續偏離價值。
就潘文自己的判斷,藍國不太可能在CT星雲有太大的工程進展,他的論點方向有點怪,認為結果是由CT星雲本身的特點導致的。
CT星雲之所以叫星雲,不像MR系統和KT系統一樣的叫星團,因為它與兩者的狀態不同,CT星雲現階段有至少一半的恆星沒有點亮,而點亮的部分多是些質量不夠的小恆星,它們無法提供足夠的引力完成恆星系內的星雲清理動作,直接結果就是那邊的恆星附屬天體偏小,具有開發價值的天體在距離密度上太低,這也是當初大開發時代人類社會沒向CT星雲擴充套件的主因。
在CT星雲的這種特質下,藍國的開發策略只剩下一種,就是在一個跳躍臨界值內選定一個星系進行大規模人為環境改進,改進的目的是要該星系能維持一定的物資需求並在財政上能至少持平,如此才能不成為開發鏈上的負擔。因為隨著距離不斷偏離人類主社會,物資和服務型別需求的降低會致使有些物資失去跨星系獲取的意義,加上物資回到主社會的成本攀升、艦船在邊緣地帶遇到不可預測風險事件的可能性增大等等,開發成本攀升速度會隨著跳躍臨界倍數的增加呈現指數級增長。
實際上MR251,潘文等幾個傢伙湊熱鬧的海默星系就是類似的情況,它恰好是人類社會向外延伸時,從MR250算起跳躍臨界值中唯一的落點,而251到255都沒有能快速改造為大規模居住地的原始天體,所以大開發就在那裡中斷了,等到局面定下,國家級勢力想向外慢慢改造著擴張也得看周邊鄰居的臉色了,這才有了“拓荒者”的機會。
總之藍國想在CT星雲進行勢力延伸,只能一個個星系改造過去,對於藍國來說,太空文明發展到現在的時間,也就夠它開發一個星系。不顧成本的先延伸再開發當然可以,不過那樣的話藍國現階段應該支援不了那麼多私人武裝才對。
可能性和風險都經過評估潘文最後還是決定去看看。藍國想同化全人類的理念太過奇葩,短期內看不到被人類社會主體認可的可能,它作為屏障導致的資訊封鎖會成為蟲子發育中最堅固的盾牌,如果不親自去一趟,根本無法評估蟲子大概在什麼時候會成為真正的威脅。
潘文對另一位管理者旗下的蟲子雖然瞭解的也不夠透徹,但起碼知道那種蟲子想跨越星系間以光年計算的空間進行擴張戰爭,需要什麼樣的蟲子,只要能確認大蟲子的有無,如果有的話對數量做完評估就能大概算出什麼樣的防禦體系才能頂得住。
作出決定不到兩小時,潘文的艦隊已經來到CT156。
……為什麼是156不是1或兩位數,那得去問當年的科學家去,這追究起來可能得追究到上上個紀元去,還不知道是玩家還是監管者弄的。
K1到CT156的航道不是CT星雲和KT星團間的唯一橋樑,準確的說因為K1、K2、K3都能跳往CT星雲的二到五個星系,類似的航線有十幾條,這樣一來倒是不用擔心切入CT星團時在跳躍圈裡被按死的可能了。不過為了保障安全,潘文還是多跳了一站,CT156並不是節目中提及的有蟲子的星系。
去向目標星系前,黃金號還是對CT156做了星系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