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統治者> 第十五章 第二輪人蟲大戰序曲(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五章 第二輪人蟲大戰序曲(上) (2 / 2)

CT156已經具有顯著的CT星雲特徵,因為恆星太小,雖然點亮了無數年,太空裡還是有塵埃,並隨著引力井減弱外圍的密度會偏高一些,裡面的天體以直徑不足三十公里的小行星為主,大一點能有百來公里就了不起了,它們都處在穩定軌道上已經沒有熔岩體了,也就是撞擊發生率幾乎為零,天體進一步增大的可能得依靠星系外入侵的大型或有足夠質量的引力組合型天體改變引力平衡,發生的機率差不多能忽略掉。

和MR241做區別,241的星雲密度更為平均,大小天體間的撞擊是家常便飯,只要撞擊頻率不發生突變式衰減,最多再有一兩百年就會出現能以自身引力留住表層氣體的天體,屆時星雲消散的速度會大幅加快。

類似的星系就適合做礦場,純礦場,想改造成生活、經濟、工業共同體,需要投入的不是一點兩點。

本沒有計劃停留的潘文艦隊,卻因為掃描結果非常意外臨時取消了跳躍程式,轉道前往可疑區域。

CT156僅直徑超過三公里的天體可能都超過十萬顆,加上小的,資料量非常龐大,幸虧第二主機豆豆是智慧化主機,能以類似人的邏輯去篩選重點,她發現了一樣非常可疑的東西——水。

水是太空裡最多的資源之一,但在光譜分析中被特別提出的水僅指液態水,液態水一般需要大氣溫室效應才能存在,否則需要個高熱地核,顯然以CT156星系的天體狀況,沒有哪顆的大小能滿足兩種環境需要的前提。

“艦長,工程師找到了有機質細胞,但不是活體。”幾小時後,通訊員是這麼回報的。

眼前的小行星非常詭異,它有個坑,或者說湖?坑裡有液態水,水錶層裹了層異常物質,也就是剛剛回報中提到的有機質細胞死體。

水、雷電、氮氣是生成基本有機質的自然條件,非碳基生物也許可以越過雷電和氮氣,依靠硫質和地熱之類的完成步驟,但流體作為有機質原型的載體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沒有流體,有機質之間相對位置固定沒有結合的可能,進化就不要提了。

總之意思是必須先有水,後面才會有細胞,小行星在沒有有機質細胞死體前肯定留不住水,所以現在擺在潘文面前的是一個小行星改造案例,如果是藍國的人工行為,那麼可以理解,但是水坑周圍卻沒有任何工程裝置的停靠痕跡。對了,順便說一句,因為沒有氣體,停靠痕跡不人工消除,一百萬年過去都會是老樣子。

“有沒有找到活的?”潘文直接接通了外面多功能工程船的通話,和技師對話。

生物的本能是跟隨環境變化,能跨過太空主動改變環境的,在大銀河時代統稱為異蟲。

“沒有發現具有可觀察形體的生物,我們的裝置無法在外面做微觀方面的觀察,需要取樣回船上研究。”

“取樣……”潘文聽了沉默下來,沒有立刻回答。

他在直接面對異蟲細胞這件事上有些猶豫,除開他本身非常缺乏安全感的原因,異蟲各種古怪的能力也是他所忌諱的,根據資料,當年人蟲大戰時,跟異蟲接觸過的地面部隊就基本沒有活人,戰死只是死因之一而已。

考慮了幾秒,潘文鬆開按鈕,暫時斷開雙向對話,對指揮台角落裡豆豆的投影提問:“豆豆,我要你和你的機器人負責全套的密閉實驗,要求是一片基因斷片都不能流出實驗室,能完成嗎?”

“艦長大人,要完成您的要求,我要對艦載實驗室做一定改造。根據您剛才的對話,實驗目標為細胞體,經過改造的實驗室要完成全部實驗專案,還需要定製兩臺裝置。”

豆豆是智慧的,也是擬人的,但她首先是臺專業主機,既然她說能做,安全度就無需擔心。

潘文抬手將艦船投影放大,標記出幾個實驗室的位置,點頭:“用六號實驗室,你現在就著手改造,一旦過程出現任何意外,批准你經過我或娜傑日達副艦長的事故再確認,可直接熔燬實驗室。”

黃金號上的實驗室貌似很多,其實多是多功能型的,有的需要在緊急情況下充當手術室,有的則是為機庫服務的工業助手型的,船大了各種亂七八糟的艙室自然也多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