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女商梟> 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相惜5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相惜5 (2 / 2)

“民不加賦而國用足?”林若小聲地喃喃,隨後笑眼彎彎,讚道,“這倒是個好辦法!”

明宗皇帝似笑非笑地看著林若:“聽懂了?”

林若點了點頭:“當然了!皇上,您可別小看我,別的我或許一知半解,但好歹在林家這麼些年,關於生意,我還是能明白的!‘物輕幣重,物重幣輕’,這不就是平抑物價嘛!‘春貸糧種於民,秋日以糧還貸’,這跟錢莊的借貸是一個理兒啊!”

“你倒是明白得快!”明宗皇帝點了點頭,“那你倒是說說,這‘青苗法’,哪裡好?”

“皇上,您又考我!”林若狡黠地笑了笑,“黎大哥不是說了嗎?這青苗法,是以‘民不加賦而國用足’為目的的,老百姓的賦稅沒有增加,卻能夠豐衣足食;國庫也會因此而充盈,一舉兩得,多好!”

明宗皇帝意味深長地看著林若,悠悠地問道:“是嗎?”

被這麼一問,林若臉上的篤定散了些,有些不確定地反問道:“難道……不是?”

明宗皇帝沒有回答,林若帶著疑惑的目光,在黎焰、章煦和太子之間逡巡,似是感覺這幾個人好像都知道問題的關鍵所在,唯獨她矇在鼓裡。

見這幾人也沒有要告訴她答案的意思,林若只好擰著眉頭,頗為費勁地想了想,過了許久,才試探著問道:“皇上,您是擔心,萬一遇上災年,糧食欠收,農人還不上春日賒下的糧種錢嗎?”

林若是從做生意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的,所以,當她把“青苗法”同民間借貸等同起來時,能夠想到的其中的風險,便唯有此了。

一個不曾摻和到政權勾心鬥角中的小女孩,能想到這一點,已屬不易。

明宗皇帝覺得,自己方才對林若的揣測,有些多心了。

但,黎焰陷入思索後又恍然的神情,儘管並不明顯,他卻看得很清楚——這個聰明的年輕人,已經想通了其中隱藏的關竅。

皇上金口已開,黎焰自然不能當面欺君,言說自己並沒有想通其中關竅。

在佩服林若竟然可以在皇帝面前掩飾得如此無懈可擊、如此天衣無縫的同時,快速調節自己的神色語氣,用謙遜得體的語氣回道:“回皇上的話,草民不敢自矜,之所以能想透一二,也是從劉正字①存世的書稿中拾牙慧而已。其在施行鹽政、糧政改革,推行常平法之時,有結語,言‘士陷贓賄則淪棄於時,名重於利,故士多清修;吏雖潔康,終無顯榮,利重於名,故吏多貪汙。’草民思忖,皇上真正憂心之處,即是在此。”

注:①劉晏於唐玄宗開元年間以神童授太子正字。太子正字官職,北齊始置於秘書省,隋、唐、宋沿置。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