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第394章 阻尼星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4章 阻尼星球 (2 / 2)

甚至於專研地質學的潘帕斯院士,還提出了另一個匪夷所思的假設:“魔球可能是一個巨大的阻尼器,地殼層與地核層之間,用地幔層作為緩衝,形成一個巨大的阻尼器,這個阻尼器剛好可以抵消雙星系統不穩定的引力波動,從而保持了魔球穩定的環境。”

阻尼器,一種常見的提供阻力、耗減動能的裝置。

譬如一些摩天大樓會安裝風阻尼器,避免高樓頂部在風力作用下搖晃。這個阻尼器可能是個巨大的懸空鐵球,當風把大樓往一邊吹的時候,鐵球因為慣性留在原地,看上去就像是鐵球往另一邊晃動,從而帶動大樓也往另一邊晃動,這樣剛好與風力作用相抵消。

魔球也是如此原理,當雙星的引力發生波動時,可能會迅速波及魔球的軌道,但是因為魔球的地殼與地核之間的地幔層中空,就讓地核充當了阻尼,穩定住魔球的軌道。

“這就是魔球在一個雙星系統中,竟然可以保持氣候變幻只在很小範圍內的原因,否則按照雙星提供的引力,很可能早早就把魔球粉碎了。至於其它幾個行星,也有可能是同樣的阻尼器結構,這大概也是雙星系統演化的自然結果,早期行星凝聚時,就因為異常的引力波動,自發形成了中空結構。”

潘帕斯院士的研究結果,如果拿到地球上,很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這揭示了天體誕生的很多秘密,也為人類探索外星生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要知道單單銀河系中,雙星系統就不比單星系統少。

很可能太陽系最初的時候,也是要形成雙星系統的,木星就是可能的備選恆星,只是木星在發育過程中失敗了,從而成為一顆氣態巨行星。

以往科學家總是在單星系統中尋找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但潘帕斯院士的研究,或者說魔球的存在,證明了雙星系統是可以形成穩定生命環境的星球。甚至三星系統之下,也有可能存在穩定的行星,孕育出如大劉在《三體》中所描述的高等文明三體人。

“杜恪,你要是沒事幹,可以把我寫的論文,拿去《未來》上面發表不是嗎。”在弄出研究成果之後,潘帕斯院士就不止一次,攛掇杜恪發表。

《未來》他可是期期訂閱的——都是杜恪復刻過來的。

一名科研人員最期待的時刻,毫無疑問就是自己的論文發表,潘帕斯院士在地球上已經死了,但他還能透過杜恪來發表論文,滿足自己的成就感。

“再說吧,老潘,你知道的,我發表的研究成果太多了,專精一兩個領域還好說,現在又跨界去搞天文地理,不太像話。”

“你不是都跨界到生物學去了嗎。”

“那不一樣,偶爾跨一跨可以理解,跨多瞭解釋不了。”

“你怕啥解釋不了,整個華夏,誰還敢把你當小白鼠解剖了不成。你是天才啊,天才就是不能拿常理來推斷,你發表時候就說自己沒事幹瞎想的,反正這篇論文地球上一時半會證明不了對錯,影響不到你的。”潘帕斯院士,在杜恪從外面回來時,又一次催促杜恪。

他是真想要自己的論文儘快發表出去。

杜恪想了想,終於不耐煩的接下了這篇論文——《雙星系統下可能孕育的阻尼星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