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湧出的水量多到能夠行船,簡直跟挖到大動脈一樣。
僅僅156米的燕子窩斷層,就花費了兩年多時間才打穿,用去的水泥比挖出來的土方還要多三倍,並且隧道里有高溫段,常年維持在四十度以上高溫,為了達到作業要求,每天需要消耗12噸冰塊降溫。
正是這麼多困難,導致五年預期的大瑞鐵路,調整為八年,然後又調整為十三年,直至2022年才貫穿通車。
不過大瑞鐵路修好之後,帶來的戰略價值也是巨大的,有了這條鐵路和配套的油氣管道,華夏對外依賴的石油天然氣,都可以不經過馬六甲海峽,就源源不斷運輸過來。與蒲甘國簽訂了港口租賃協議,也讓華夏海軍,可以在阿三大洋上自由航行,威懾力直接逼近阿三國海濱。
“對了。”王院士想到什麼,補充道,“大瑞鐵路是用不上了,但是烏瓜鐵路肯定用得上,一條大瑞一條烏瓜,這兩條運輸大動脈一左一右,剛好把阿三國鉗制在內,到時候我要看看阿三們還怎麼蹦躂。”
大瑞鐵路是從華夏彩雲之南,直通蒲甘國,再抵達阿三大洋。
烏瓜鐵路則是從華夏北疆烏市,直通巴鐵國,再抵達阿三大洋。
巴鐵國在阿三國西邊,蒲甘國在阿三國東邊,剛好一左一右包圍住阿三國,而這兩個國家與華夏關係都很好,都租賃了港口給華夏。
所以說這一波是巨龍,如何花式吊打小象。
亞細亞的霸主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華夏。
“烏瓜鐵路要修了嗎?”杜恪問道。
“應該快了吧,我沒怎麼關注過,上次開會時聽人提起過。不過烏瓜鐵路修是遲早的,核心早就跟巴鐵國簽署過戰略協議了,以前是技術不允許,海拔太高、山脈太多,都是不確定因素,現在有了土行孫,鑽地這麼厲害,烏瓜鐵路修起來應該非常快。”
“應該還得過幾年吧,土行孫技術是嚴禁對外洩密的,巴鐵國局勢還是不夠穩定,一旦土行孫在那邊出問題,洩漏出去技術,那可是災難。”杜恪搖頭。
王院士一想也對:“是這麼個道理,不過,等幾年完成國家佈局,應該就能開建烏瓜鐵路……現在開建國內這一段應該沒問題吧。”
“國內這一段,也不會快速修建的,國家從去年開始就陸續叫停了很多大專案。”王院士的級別還是不夠,對核心機密知道的並不多。
尤其是反重力技術戰略佈局,知道的人並不多。
等未來反重力技術成為主流,那麼現在的鐵路、水運、航空、公路都將作古,故此再花費天價修建大工程,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當然這些沒必要跟王院士說,王院士還是專心搞粒子物理,專心建設超計劃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