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我若將這些條目都列出來並上書朝廷,可否?”楊察更是看到了這裡面的價值,甚至是進身的敲門磚。
如今官家便提出大興工商,自己這若是以此上書,想必可以入得官家的法眼。
只是這些都是安樂侯提出來的,他還是要徵得範宇的同意才是。
範宇對此並無什麼意見,他自己倒也可以向趙禎提出來。但是官家那裡自己提出來的建議已然不少,若是不知進退屢次向官家提出建議,哪怕是官家脾氣再好,也會收拾自己。
所以若非必要,範宇是不想自己向官家提出什麼建議的。
“楊兄要向朝廷上書,這有什麼不可。”範宇擺擺手道:“儘管上書便是,如今官家大興工商,正是用得到的時候。你可提出,先在河西試行此策,待有所成,再使我朝各路實行。如此,則官家定然不會拒絕。”
安樂侯不但同意了由他上書,還告訴他如何才會讓官家接受,這使得楊察甚為感激。
“侯爺真乃海量之人,我定不會負了侯爺一番美意。”楊察雖然沒有多說,但是這尊敬的態度也已經擺了出來。
自張唐卿以下的這幾人,包括狄青在內,哪一個不是受過範宇的恩惠。
以前靠著安樂侯起家,如今各自又都成了高官,未免不會有其他的心思。
人都是會變的,甚至歷人認為安樂侯也不過如此,也沒為自己出過什麼力,反而將他們送到邊垂之地吃苦受罪。如今的這等高官厚祿,都是自己拼出來的。
有這樣的想法,一點也不奇怪,這就是人之常情。與忘恩負義什麼的,也並無關係。
人家不可能受了你一次恩惠,便要用一輩子來還,要在你面前一輩子都低著頭,那不現實。
範宇自己當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對此甚至也有準備。
但是他的目的,乃是要使得大宋走上一條與自己所知歷史不同的道路。眼前的這些人,便是自己影響大宋變化的一部分著力點。
若是不能將這些人降服,或是達成利益交換,那麼就等於失去了著力點,對於未來的把控也會變弱。
所以,今日範宇與諸人一同宴飲,既是一次聚首,也是互相之間的重新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