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芝整理思緒,說道:“高平川雖形勢複雜,但芝卻頗知細情。匈奴人強勁,鮮卑次之,羌人羸弱。今往高平川,當誘以恩信,世襲封之,令諸夷來服。”
“如有不順,募諸族勇士,發兵擒殺首惡,立有威信,整修城郭。時高平川出鹽,土地肥沃,得鹽、糧之利,則諸夷盡降,與漢同進退。”
霍峻甚是欣賞,笑道:“伯苗計劃縝密,欲復高平川舊土,非伯苗不能為。孤欲表君為靈武太守,不知願否?”
“芝願受此任!”
霍峻吩咐左右,說道:“向陛下表奏,於高平川置靈武郡,由鄧芝出任太守,加封鷹揚將軍,統軍政事務。”
說著,霍峻問道:“今需率軍赴任?”
鄧芝猶豫片刻,說道:“靈武情形複雜,如大軍趕赴恐生變故,更會令軻比能戒備。今芝率數十騎就任足以,如有所需兵士,勞安定、北地二郡徵發兵馬相助。”
“善!”
霍峻頗是大方,笑道:“既然如此,伯苗再加半州都尉,可調安定、北地二郡兵馬。”
“多謝相國!”
鄧芝拱手而拜,感激說道。
見諸事已畢,霍峻伸了伸腰板,望著西斜的太陽,笑道:“邊事已畢,新都在建,孤可享安樂矣!”
鄧芝笑了笑,說道:“鮮卑未平,恐相國難得安樂!”
霍峻捶著發酸的腰板,笑道:“孤將五旬有四,且精力日漸衰微。而今鮮卑強盛,難以驟平。往後關北邊事,當有勞諸位操心。”
自從今年開始,霍峻突然感覺自己衰老挺多,精力不及往日充沛。
而以今南漢形勢來看,經歷了漢末亂戰,以及漢魏爭鼎之事,天下凋敝,人口單薄,百廢待興,根本經不起遠征折騰。故在霍峻看來,如無突發事件,他怕是等不到北伐鮮卑了。
鄧芝說道:“相國僅五旬有餘,何能言老。莫不見馬援、廉頗二君,年至七旬,尚能領軍遠征。”
“相國爭雄中原,武功第一,然如能北驅鮮卑,則萬世無人能及相國武功!”
霍峻心中略有意動,笑道:“今後之事,今後再說。鮮卑強盛非一日可平,徐徐圖之,方為上道。”
話是這麼說,霍峻卻已是上心,叮囑說道:“孤聞軻比能常習漢法,多與華人友善。伯苗與鮮卑多有互通,看能否探聽至軻比能訊息。”
如果鮮卑在漠北,霍峻說不準直接放棄北征鮮卑的念頭,但是軻比能的王庭在漠南,情況則就不一樣了。
漠南與漠北,從名稱上僅有一字之差,但內部卻有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