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沉吟片刻,說道:“以遜之見,或可遷都長安,並將關東諸族遷入關中,以豐關中人口戶籍,漢人盛則胡風衰。陸續恢復邊郡,徐徐而治夷。”
說著,陸遜又搖了搖頭,說道:“然以當下形勢觀之,陸續恢復邊郡,恐是不易。”
“不急!”
霍峻笑了笑,說道:“十年難成,則行二十年之功。二十年不成,則更行諸代,終能成矣!”
關隴胡化問題,不是憑一兩代人就可以解決,大概是以數十年,近百年為時間單位。
霍峻的任務無非是制定下靠譜的政策,完成該完成的事,讓後任者有跡可循。
“霍公所言有理!”
陸遜拱手而拜,說道:“倒是遜心急了!”
“太多事要忙活了!”
霍峻眨了眨眼睛,說道:“幣制、律制、冗官、水利、官制、邊事、胡事等以上十餘種國政,今後需由孔明、伯言操勞了。”
聞言,陸遜有些懵圈,問道:“霍公此為何意?”
霍峻準備半隱退,將權利交與諸葛亮一事,僅限於劉禪、諸葛亮、蔣濟等寥寥幾人知曉。陸遜作為外鎮大將,且非霍峻的政治合作伙伴,自然是無權知道。
“伯言稍後便知!”霍峻故弄玄虛,笑道。
見霍峻不答,陸遜唯有帶著疑惑回到席位上。
當宴席過半,眾賓歡愉之時。
劉禪抓住時機,讓在堂眾人安靜下來,笑道:“諸公統兵北伐,恢復二都,中興漢室,功勳卓著,不可不賞。”
“來人,宣讀封賞詔令!”
“諾!”
神情嚴肅的董允,趨步出列,宣讀封賞詔令。
“制詔大司馬峻:公謀勇絕倫,謀謨帷幄,決勝千里,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受命北伐,成功而旋,不矜不伐,百姓無所凌,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星漢,功崇韓、白,望重伊、周,輔政中興,功貫古今第一人。”
“以蕭何為故事,免舊時之職,公作相國,封為郡公,以襄陽為藩,食邑三萬六千戶,金石勒績,世襲罔替,與漢同壽,敬之哉!”
霍峻在眾人的目光中,出列跪拜,沉聲說道:“臣峻叩謝陛下,漢恩高深,唯世代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