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732章襄陽郡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2章襄陽郡公 (3 / 3)

兩漢時期,最高官職不是大司馬與丞相,而是相國,亦稱為相邦,丞相為相國副手。劉邦平天下,因邦字衝突,故更名為相國。

西漢初年有相國官職,首任為韓信,次任蕭何,其次為曹參,末為呂產。呂產之後,相國遂是被廢,東漢未置。直到董卓專權時期,因其權勢之故,兼有篡位之念,故就任相國。

霍峻為首輔大臣,丞相諸葛亮輔之,實際上已是相國。但考慮到諸多原因,霍峻未領相國。當下霍峻打算退休,放棄了許多政治權利,大漢能給霍峻唯有相國官職。

至於食邑的話,霍峻從江陵縣公,升為襄陽郡公,並確保世襲罔替的地位。

霍峻受領官職後,董允宣讀冊封諸葛亮、陸遜二人詔書。

諸葛亮,免江州牧,領冀州刺史,都督中外軍事,錄尚書事,總理朝事。陽都縣公,食邑五千戶。

陸遜,免雍州牧,都督關西軍事,平尚書事,加車騎大將軍。陳倉縣公,食邑八千戶。

陸、葛二人為何食邑有差距,因為在陸遜的率領下,先平隴右,又下關中,不日將安河西。諸葛亮在所攻克的領土上,遜於陸遜,故食邑少之。

二人與霍峻的差距,更多是霍峻以前積累的食邑,以及霍峻半退休狀態,故以高官厚爵榮待。

之後,又冊封了張飛、關平二人為縣公。

趙雲資歷足夠,但身份、功績弱了些。在是否授封縣公上,劉禪徵求霍峻的意見。霍峻認為不如延後封賞,畢竟河北未復。故趙雲排到第二梯隊封縣公,而與之同列者還有文聘。

文聘活得久,北伐戰功突出,加上開國便是縣侯,如若不封縣公,實在說不過去。

縣公之後,全琮、龐統、高翔、霍篤、徐盛、王平、魏延、吳懿等大小將領,或封縣侯,或加食邑;徐庶、呂岱、霍範等十餘名文武封為都鄉侯。

爵位大規模賞賜下,宴上諸將為之歡喜不已。

在政治上,因霍峻退休,為了照顧其政治利益,蔣濟成為護軍將軍。齊、青、魯三州刺史依舊為霍範、徐盛、劉基三人,徐州刺史則由龐統出任。豫州刺史由步騭轉任,揚州刺史由長史張裔出任。

為治關中,諸葛亮委任馬良出任雍州刺史,同為車騎大將軍軍師;司隸校尉,由司馬芝出任,併兼任河南尹守,整肅京洛。

在河北及河西五州上,除諸葛亮領冀州刺史外,魏延出任幷州刺史,太史亨領幽州刺史,平州刺史仍為孫權,涼州刺史由王平出任。

之所以諸葛亮自領冀州刺史,主要是曹魏治下的冀州太大,出任冀州刺史者,需由文武並濟之才,又能安撫民心,短期內找不到合適人選,諸葛亮打算自己先擔著。

尚書檯內,尚書令陳震遷衛尉,由行臺僕射顧雍出任尚書令,與尚書僕射蔣琬輔佐諸葛亮。行臺其餘官吏,根據才能高低授予河南諸縣長吏官職。

霍峻之子霍弋僅加拜駙馬都尉,依舊在秘書監任職,未有大變化。諸葛恪因北伐表現不錯,被諸葛亮授予東郡太守。

隨著官職變遷的清晰,眾人這才發現霍峻不負責軍國大事,其權利轉由諸葛亮負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